还未访华特朗普就先对华示好,中方推出3440亿计划,ASML或被取代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特朗普频繁释放访华信号,态度时软时硬,既示好又放狠话,这些的背后,是8月12日关税相关措施截止日期临近的压力。

特朗普

而中国不为所动,3440亿资金已投入光刻机等芯片领域,上海微电子有了90纳米光刻机,华为也在招揽人才研发,这般布局下,ASML的地位还能稳固吗?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时报

美国对华态度转变, 中方谨慎应对

美国对华态度突然转变并非一时冲动,最初他们误判形势,以为单靠加征关税就能迫使中国屈服,在谈判中签下不平等协议。

但中国迅速实施强力反制,美国自身也在贸易战中受损,经过这番较量,华盛顿意识到中国已不再畏惧威胁,传统施压手段失效。

特朗普

因此美方调整策略,从极限施压转为寻求表面光鲜的协议,以便向国内选民宣称取得“体面胜利”,白宫近期开始试探性释放高层可能访华的消息。

面对美方释放的访华信号及相关示好姿态,中方始终以“无可奉告”回应,态度沉稳,这种谨慎并非没有原因,美方过往行事风格留下的信任隐患,让每一次交流都需要深思熟虑。

外交部发言人

此前在芬太尼问题上,美方一面承认中方合作价值,转瞬便将其曲解为关税施压的成果,逻辑自洽性的缺失令人侧目。

芯片领域的反复更凸显其策略摇摆,技术封锁的禁令尚未完全落地,便已为企业对华出口松绑,这般出尔反尔,不仅消耗着自身信誉,也让中方在博弈中变的更加的谨慎。

芬太尼

而且更关键的是,8月12日关税相关措施的截止期限已近在眼前,此前达成的协议若无法通过新一轮会谈延续,既有的成果或许都会付诸东流。

因此,中方将特朗普访华的邀约与否,与贸易谈判的实质进展深度绑定,实为基于现实考量的理性选择。

特朗普

当前中美博弈上,双方的策略非常清楚:美方试图以外交互动撬动经贸利益,中方则以自主技术突破筑牢发展根基,双方每一次的改变,都牵动着后续格局走向。

中国出手就是3440亿

外交层面的周旋不过是表层交锋,真正决定竞争格局的,是科技硬实力的较量。

在半导体这一关乎产业命脉的领域,美国曾试图以技术制裁构筑壁垒,却意外激发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创新动能与突破决心。

图片来源网络

以华为为例,在外部技术封锁最严峻的阶段,不仅未停滞不前,反而成功研发出自主操作系统,芯片设计能力亦实现突围。

华为的探索如同开路先锋,为国内众多企业树立了标杆,“国产化替代”也从战略构想转变为全行业共同推进的实践,在产业链各环节形成联动突破的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

可见,压力往往能转化为创新的强大驱动力,而在芯片产业的竞争中,光刻机堪称核心关键设备,被誉为“半导体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高端光刻机制造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而荷兰ASML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日本佳能、尼康亦有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些企业所在国家与美国的紧密关联,使得美国得以通过施加影响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试图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进程。​

然而,这一策略的效果正逐渐减弱,日本媒体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到,中国正以坚定的决心攻克光刻机技术难关。

信息来源环球网络

这并非是空喊的口号,而是有着扎实的实践支撑:上海微电子已成功研发出可生产90纳米芯片的光刻机,虽与最顶尖水平存在差距,却标志着在自主研发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在华为设立研发中心,面向全球吸纳顶尖芯片人才,同时助力深圳本土芯片设备制造商提升技术水平,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政府更是投入3440亿元设立大基金三期,专项支持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及产业链配套建设。​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时报

此外,大批海外华裔科学家的归国,为技术研发注入了智力支持,如今,人才、资金与国家战略导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光刻机及相关技术的突破。

尽管ASML在短期内的行业霸主地位难以撼动,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十年之内,其必将面临来自中国的强劲竞争。

ASML

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坚定立场与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让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日本陷入复杂的情绪之中。​

当日本仍需时刻警惕美国可能施加的关税压力时,中国已具备与美国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协商博弈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难免让日本心生羡慕,这一态势早已超越中美双边范畴,它正预示着全球力量平衡的微妙调整。

结语

美国试图凭借技术壁垒长期维持霸权地位的构想,正被中国以“遇压则强”的方式逐步改写,中国这种应对,既体现在谈判桌上对核心利益的坚守,更体现在对技术难题的持续攻坚。

不难预见,一旦中国在光刻机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全球产业链格局与技术版图必将迎来重构。

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被视作难以跨越的技术鸿沟,正被中国以决心与韧性,逐步追上,美国此前实施的技术限制措施,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可能为自身未来的市场拓展留下巨大缺口。

这场博弈带来的影响,不仅重塑了竞争双方的态势,更将深刻改变全球格局的未来走向。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07.17——美媒:为了能和中方对话并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已经开始软化对华语调

上海证券报——接连入股时代半导体、行芯科技 大基金频频投资担当“耐心资本”

环球网——2025.07.17——日媒:中国能打造自己的阿斯麦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科技   示好   中方   计划   光刻   中国   美国   来源   芯片   华为   美方   技术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