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个人无论活得光彩夺目还是黯淡无光,都能够安心歇息的地方。
家,是一个人不必设防伪装,让心妥帖的地方。
家,贯穿我们整个的生命历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深远。
外面的世界不管如何精彩,终究抵不过其乐融融的一家人,闲坐有话、心近温暖。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在他的小说《嘉莉妹妹》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和睦家庭的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的坚强、正直。”
可见,古今中外打开幸福家庭的密钥,就是家庭氛围的融合。
一家之中“和”字若能守几分,必然人顺心安事皆成。
01. 分清关系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在这个世界上,父母送给孩子的首选礼物是什么?
一个点赞最高的回答是:稳定又和谐的夫妻关系。
因为孩子能够从父母良好的婚姻关系中收获安全感和幸福感,长大进入社会后,能够展现出更高的情绪调节能力,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处理人际关系。
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分不清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孰轻孰重。其实,一个良好家庭的序位,夫妻关系要优于亲子关系。
同事小孙夫妻一直很恩爱,但前段时间,却因为一场感冒,夫妻俩竟然闹到要去离婚的地步。
原来,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小孙不仅需要工作,每天还要忙于接送孩子、收拾家务,丈夫则忙于工作、应对外场,夫妻俩都感到身心疲惫,彼此交流减少了,说话也常常带着怨怼之气。
前阵子,小孙感冒发烧,晚上睡下之后更是咳嗽得厉害。但是,躺在身边的丈夫却对她不闻不问,她为此特别难受。
小孙满怀委屈地质问丈夫,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没有照顾自己就算了,甚至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
丈夫却不在意道:“你是成年人,还需要我像照顾咱家孩子一样照顾你吗?!”
就是因为这句戳心窝的话,让小孙感觉心寒。
生活就像炒菜,热火朝天,但也避免不了勺子碰到锅沿。
如果夫妻学会将矛盾转化为成长契机,多念对方恩情、多想对方好处,能在问题里面找到共同解决的办法,整个家庭系统就会形成良好循环。
有人把孩子比作一架“人形摄像机”,会时刻录制爸爸妈妈的相处模式,待到成年后,就会不自觉地回放这些“录像带”。
如果在孩子幼年,经常看到爸爸关心妈妈、妈妈体贴爸爸,孩子长大谈恋爱时,自然觉得关心对方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小时候,孩子看到的爸爸妈妈经常“文斗”“武斗”加“冷战”,他成年后遇到矛盾不仅不会处理,还会时时逃避。
看来,合二为一的夫妻才是每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的好与坏,上能影响到父母,中能影响到自身,下能影响到儿女。
和谐有爱的爸爸妈妈,是家的稳定剂、黏合剂,会让家庭充满爱意。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更会有勇气和智慧,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02. 接纳普通
近期爆火的动画电影《哪吒2》,不仅让孩子们喜欢,也影响了很多成年人,特别是影片中殷夫人对儿子哪吒无条件的母爱,更是引人深思。
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接纳生命原本的模样,拥抱他的不完美,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去苛责奢求。
就像《哪吒2》中殷夫人爱意满满地对哪吒说:“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魔是仙,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我认识一位有头有脸的先生,他满怀希望地想把儿子塑造成出类拔萃的人物,不仅给他买各种名人传记,还请名师一对一辅导,只是收效甚微。
这位先生恨铁不成钢,对儿子打过、骂过、惩罚过,发誓哪怕儿子是一团烂泥巴,也要碾碎重塑他“不争气”的形象。
只是不管他如何“发力”,他的儿子依旧“不尽他人意”。
高中毕业,他的儿子因为分数不理想没有考上大学,走入社会后找了份工作,薪资一般。但他的儿子始终勤恳工作,兢兢业业。后来结婚生子,过着如同万千普通人一样的平凡生活。
很多父母都像这位父亲一样,因为“望子成龙”而对孩子的人生“狠狠发力”,但很多时候,也都如他一样可能落得“失望收场”。
但是,如果转念一想,这孩子没成为响当当的人物,没成为父亲期待的人中龙凤,但他老实本分,孝敬父亲,爱妻疼子,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日子。
父母除了爱与包容,除了自身立好人设、树好榜样,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作为父母,需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普通和平凡,接纳孩子的“技不如人、略逊一筹”,尊重孩子的选择,守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避风港”,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慰藉和温暖。
03. 滋根惦念
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是我们扯不断的惦念,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能够治愈我们的身心。
现在很多人年轻人选择进城谋生,爷爷奶奶还留在老家,或者虽同居一城,爷爷奶奶却单独住一处;但距离和时间并没有削弱“隔辈亲”,那份来自祖父母的爱,一直都在。
网友@云上未来说:“每次上学的时候,外婆就会给我塞两百块钱,让我别吭气儿,别让我妈知道。”
原来,外公外婆的爱就是偷偷塞的温暖。
已经读大学的一位网友说:“奶奶自从满了八十之后,就很少下厨了,我放假回来,她一直惦记我喜欢吃面耳朵,所以就亲自下厨给我做。”
原来,爷爷奶奶的爱就是舌尖上的美味。
参加工作的小李也分享了她与奶奶的“隔辈亲”:“过年回家,奶奶拿出给我留的中秋月饼,我一看过期了;可,爱却没有过期啊!于是,我就吃掉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会经历,代沟或许客观存在,但亲情的纽带却弥足珍贵。虽然老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他们的爱却一直都在。
爱,从来就不会过期。正如歌词唱的那样:“都说隔辈亲,隔辈亲在心;都是隔辈爱,隔辈爱在根。”
祖孙情是无条件的信任和付出,相处的点点滴滴,彼此给予的温暖和陪伴,早已经超越了血缘本身。
孩子们在努力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唯有珍惜当下、感知幸福,对年迈体衰的他们,多一点儿耐心,多一点儿陪伴。
老人,作为家庭的树根,是生命的源泉和传承。多关注多滋养根部,让爱与关怀一点一滴注入家庭的这片沃土之中,树木才能枝繁叶茂、挺拔健壮。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只要夫妻和合,多给予身边亲人一些包容和理解,家里哪怕很小的事情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
该尽孝时夫妻携手,共同善待双方父母;该教育孩子时,同频共振、竭力托举。
虽然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双重责任又容易身心俱疲的年龄段,如果一家人和睦相处,心顺情绪好,福气自然会来。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高级富有就是家庭和睦;有一处美好归宿就是温馨的家。
愿每个人都心有所系、情有所归……
END
一审 | 赵怡云
二审 | 薛竹影
三审 | 焦美红
更新时间:2025-05-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