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抗战遗址】诞生于抗战烽火的自贡离堆-金子凼堰

早年,自贡的母亲河——釜溪河离开自流井市区后,城市的繁华犹如黏住了它奔流的波涛,在东郊一步三回头,犹犹豫豫,弯弯绕绕。先是把伍家坝、代家坝绕成一个阿拉伯半岛形状,在途中漏水崖上游约1000米处猛然拐一个大弯,于半岛东面依依不舍围着樊家坝转了一大圈,河道复归那大弯东向不远处的鸿鹤坝端头,再缓缓往东南流去。

樊家坝半岛形似一颗水灵灵的葡萄,与阔大的板仓坝连接处极细极弱,与西边的伍家坝、代家坝半岛形成川南河网间罕见的一个太极木鱼图案的独特地貌,令人称奇。


自贡盐业生产兴盛时代,运盐船只源源不断从盐井河(今釜溪河)城区段来到东郊樊家坝、伍家坝河段,被阻隔于因天然落差形成的堰前。堰下,有一急流俯冲形成的回水坑凼,深不可测。船行至此,要靠人工把物资由堰上转运到堰下的船上,叫作“翻堰”,极费周折。


好在每年端午时节,要涨一次“端阳水”,堰的上下游河水几乎齐平。盐商们会抓住宝贵机会,让船只直接通过,冒险运送盐包。


抗战时自贡日夜产盐,不仅供应6省民用盐和抗战将士用盐,自贡上交税金已占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1944年所拍金子凼堰闸照


抗战全面爆发后,自贡盐场奉命增产,计划由战前的年产350万担提高到650万担。盐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使釜溪河航道已无法满足增产后的盐运需要。

民国二十七年(1938),经川康盐务管理局投资,由华北水利委员会第二测量队勘测设计,总工程师朱宝岑等13人负责,船闸于民国三十年(1941)12月底开工,次年5月完工,7月通航。

盐船出堰闸前开进堰闸照,待水位与下游水位相平时出堰口,再从富顺沱江出川。

金子凼是釜溪河唯一的离堆船闸,也是一座锁式梯级船闸,仿巴拿马船闸而建,其主体为拦蓄河水、提高水位的拦河堰坝与锁式船闸相结合为一体的水利建筑。

2003年,为解决釜溪河自贡城区段蓄水、保水、防洪、排污等问题,改善城市环境和景观,实施金子凼堰闸改造工程。2003年9月启动新拦水坝建设,次年8月19日下闸蓄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自贡   遗址   金子   烽火   船闸   水位   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东郊   次年   船只   富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