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0日),新苏州人何峰林来到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跟着老苏州徐素兰学习制作苏州时令美食炒肉团子。按照计划,他会在母亲节回老家看望母亲,并亲手制作炒肉团子,让母亲尝尝苏州的这份时令味道。
给炒肉团子浇汤汁 谈朱祺/摄
苏州的夏天是从一口炒肉团子开始的。每年5月份,炒肉团子陆续上市,这心心念念的味道,苏州人足足等了一年。“每年炒肉团子上市,我都会第一时间去老字号买上三盒,一盒给自己解解馋,另外两盒给我爱人和儿子吃。”何峰林来苏州工作后没多久,就爱上了这种外皮软糯、内馅鲜香的时令美食。“去年母亲节,我特地从苏州带回去了一盒炒肉团子,结果半路上就被压得变形,炒肉馅都露了出来。到家后,炒肉团子的外皮也发硬了,口感和味道大打折扣。”
由于炒肉团子讲究现做现吃,何峰林便萌生了学习制作的念头,等回家后再亲自做给母亲吃。为此,他留意了一些网上教程,但大多不尽如人意。看到社区开展糕团制作活动,他立即报名参与。活动是玉景湾社区党支部在暖“新”服务驿站里举办的,有着丰富糕团制作经验的老苏州徐素兰为新就业群体现场制作炒肉团子。“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学老手艺来孝敬母亲,这份心意很可贵,我必须全力支持。”得知他是为了母亲专程来学手艺,徐素兰赞许地说。
何峰林学做的炒肉团子 谈朱祺/摄
徐素兰介绍,炒肉团子的馅料很有讲究,通常是三荤四素。其中,三荤指猪肉、虾仁、开洋,四素则包括黄花菜、木耳、笋丁、扁尖。当然,不同于店里售卖,自己制作时可灵活调整馅料,假如不喜欢开洋的味道,那省略即可,一切按照自己的口味来。炒馅时,一定要多加一点水,出锅时就会有浓郁鲜甜的汤汁,这些汤汁被单独收集起来,待到炒肉团子上桌前再浇上去,这样一份鲜掉眉毛的炒肉馅便制作完成。包制时取一块熟粉按压成面皮,填入馅料后收口,在开口处点缀一颗虾仁。最后浇上一勺收集起来的汤汁,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满口鲜香,仿佛咬住了苏州的夏天。
徐素兰一边示范调馅、和面、包制、蒸制的全过程,一边向何峰林传授技巧。制作完成后,何峰林和党员志愿者还将炒肉团子送到辖区内的一些快递小哥手中,这一幕也成为街道“幸福港湾”的生动写照。临走前,何峰林的行李箱里多了一盒装有三荤四素的保鲜盒。“路上带着,到家做更方便。”这是徐素兰特意为他准备的。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暖意,他的脑海里不禁浮想起母亲吃自己亲手制作的炒肉团子时惊喜的模样。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谈朱祺/文
编辑:婉安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