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挑大梁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自主巡检机器人构筑安全生产智慧防线
——青岛市南区与沾化区推动产业协同、优化资源配置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李秀玲
在位于沾化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场巡检方式的转型变革正悄然发生——传统巡检员的身影渐少,智能四足机器人成为厂区新的“安全卫士”。这些机器人凭借AI摄像头、Slam激光雷达导航、无线充电等核心技术,能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操作行为以及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所有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这一模式,不仅规避了化工园区高温、高压、有毒环境对人工巡检带来的潜在威胁,而且消除了因人工疲劳、经验差异可能导致的隐患漏检问题,为企业日常生产筑牢智慧安全防线。
“我们根据生产装置和设备的分布情况,设置了5项不同的巡检任务,原本每个班组需要1人每小时进行巡检,现在用四足巡检机器人取代人工巡检,每班次可替代1名工作人员,3个班组共替代3名员工。这一转变,不仅让巡检方式、路线和位置更趋多样化,而且将巡检信息接入智慧平台,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反馈。”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振力表示,这样能让事故识别效率提升90%,设备突发故障率、维修成本分别下降 75%、40%,每年节省成本超100万元,让企业生产更安心。
自主巡检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是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巡检行业实现从“人工主导”向“智能自主”的跨越式发展。
在位于沾化区渤海制造产业园的山东星界创新机器人有限公司内,人形机器人引导员“小星”正带领访客参观公司展厅。在生产区域内,光洁的防静电环氧地坪上,一道道黄色标线清晰划分出各个功能区域;组装车间的工人身着统一防静电服,在工装夹具辅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组装作业。让曹振力安心的这些性能稳定的“安全卫士”,就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山东星界创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政介绍,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自主巡检机器人,目前已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了订单化生产,应用在化工园区、厂区、物业小区、商超、学校等场所。像达民化工这样的企业,运用大模型训练,通过场景适配、算法训练、场景应用,真正让自主巡检机器人成为一名值得信赖的“优秀员工”,为企业提供24小时巡检的智慧方案。目前,预订订单已经超过500台。在满产满销的情况下,年产量可达3000台,实现年收入3亿元。
据了解,自主巡检机器人中的AI摄像头、算法全部依靠山东星界创新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研发,数据处理全部集成在摄像头内部,能够直接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至总控后台,具备自学能力,可根据应用场景持续优化识别模型,同时可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通过大模型进行定制化训练。无线充电模块,支持多种无线充电协议,能与特定充电设备精准匹配,实现无人值守时的自动补能;底部感应线圈在到达充电区后可自动对接,不需要人工参与插拔电源,保证长时间巡检任务中的续航补给。
据了解,星界机器人研发智造基地项目落户沾化,是强县帮扶弱县政策下,青岛市南区与沾化区推动产业协同、优化资源配置的生动实践,从洽谈、签约到落地、试生产,仅用时短短4个月,成为帮扶政策取得实效的“最佳印证”。
“我们将继续深化园区平台共建,推动更多好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在更多领域深入合作,促进沾化补短发展、企业扩产增能、群众增收受益。”沾化区委书记赵东说。
来源:鲁北晚报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