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闹出“安世事件”,给出海中企上了生动一课!

就在我们欢度国庆长假期间,荷兰发生了一起“大劫案”,受害人是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

事情想必大家也听说了。简单说,就是一家中资半导体企业总部在荷兰竟遭到了“强行接管”。

而该公司最大的工厂是在东莞和惠州,仅仅是东莞封装测试工厂就占了其芯片出货量的70%。

又蠢又坏的荷兰方面,以为控制了总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就得听总部爸爸的话,继续出货,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但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爷爷反手就把仓库给锁了,10月4日开始,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和封装件,全卡在保税区,一箱都运不出。

惠州那家8万平米的工厂,还有东莞基地,所有生产线工人都“上四休三”,工资照发。

欧洲车企直接就炸锅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立刻出来喊话,说大家的车规芯片库存顶多只能撑三周,生产线随时停摆。

大众、宝马、奔驰都在骂街,你荷兰政府是要砸大家的饭碗吗?

连美国的福特、特斯拉也面临着停工威胁。

在多方压力之下,荷兰开始慌了。10月17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境内的安世半导体工厂出口受限,我方对此高度关注。我们正与中方有关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欧洲国家政府和企业沟通解决此事。”

潜台词是求中国放它一马,恢复正常经营,总部事情可以谈,可以谈。

但这是谈判的事?小绑匪先把“人质”放了再说。

又过了四天,荷兰终于打通了中方的电话。

据《环球时报》消息,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

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中方强调的是“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

荷兰强调的是“密切沟通”。

也就是说,荷兰明知自己翻车,却还在磨磨唧唧,想要找个台阶,体面收场。

因为荷兰的“契约精神”、“自由企业”、“法治社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贞节牌坊不能倒。

德国可管不了荷兰什么牌坊不牌坊了,《图片报》前天报道,大众沃尔夫斯堡总部生产的高尔夫将被迫停产,途观等车型也可能停产。

欧洲车企以及电子厂商都在担心供应链断档,荷兰你要死自己去死,别拉着大家一起陪你死。

德国电子服务商首席执行官齐尔纳告诉德国《商报》:“我们的市场陷入了巨大不确定性,仅汽车行业每年就有630亿个零部件来自安世半导体。”

为何安世半导体如此重要?

因为它生产的基础型、中低端芯片,广泛用于汽车、照明、家电等领域,一辆汽车需要好几百个这样的芯片。

安世总部在荷兰奈梅亨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规划,欧洲工厂(汉堡等地)生产晶圆,然后运到中国进行封装测试,最后把成品芯片卖到全世界。

只要让企业正常运营,大家都有钱赚。

帮助企业确保正常运营,才是荷兰政府要做的事。但是,它却干出了破坏企业正常运营的事。

“精彩纷呈”的安世事件

安世的祖上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后来辗转变成恩智浦(NXP)的一个标准产品部门。

2015年左右,欧洲半导体行业兴起了所谓的“轻资产”转型风潮,就是美国的“耐克模式”--本土留一个做设计和品牌的总部,将利润率低、人工密集、资金需求量大的制造环节甩掉。

所以,安世在2017年被独立,成为安世半导体,但业绩平平,还负债。

闻泰科技成立于2006年,原先是做ODM(手机设计和代工),做得很大,但ODM行业利润空间很窄。

他们就想向产业链上游走,因此收购了安世。

收购始于2018年,在两年时间内,经过数十轮谈判,三轮极为复杂的资本运作,200多轮竞标,最终在2019年花了300多亿人民币买下了安世100%的股权。

安世的业绩就开始蒸蒸日上,2022年营收达到了23.6亿欧元,毛利润从25%升到了42.4%。

2024年10月,还清了安世所有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营。技术研发投入也是一路提升,从2019年的1.2亿欧元,涨到了2.84亿欧元,每年新专利申请在100件左右。

闻泰将安世从一个欧洲“弃子”变成了行业明星。

连带着荷兰政府也赚到了,这五年里,企业所得税累计上缴1.3亿欧元,还为德国、英国等地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

这样一家模范企业,荷兰政府即便不给予照顾,也不应去伤害它。

但荷兰人却眼红了,“包袱”居然在中国人手里变成了赚钱机器,它的海盗基因显现了。

虽然美国的因素很重要,但它们跟荷兰是“相互成就”。

这件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闻泰科技用最合规的方式收购并经营安世,结果却恰恰因为这一点,被荷兰用“闪电战”手段强占安世。

一、收购流程,上面提过,无懈可击。荷兰甚至连一点收购方面的法律瑕疵都找不到。

二、闻泰科技为了维持安世的独立性,所有专利都在荷兰申请,核心研发机构也在欧洲,晶圆生产线则放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

三、在管理层方面,总裁是中国人,但高管团队、研发团队、绝大多数员工都聘请了欧洲人。

四、闻泰科技如果要使用子公司的技术,还必须经过授权。爸爸不能直接将儿子的技术拿来用。

安世半导体成了一家运营独立、技术完整、人员稳定的“欧洲企业”,只不过,最顶层是由中国人主导和管理。

但没想到,正是合规合法到了极致,却让荷兰政府认为,当公司总裁被夺权,股东被剥离,安世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中国企业的善意,反而激起了荷兰的觊觎之心。

荷兰的手段:

一、动用一部从来没有用过的1952年的死法律《货物可用性法》(战争或危急时期,接管重要物资)

9月30日,荷兰经济部突然援引这部法律,对安世半导体下达了全球资产冻结令,理由是安世存在治理缺陷,可能危及芯片供应链。

很多人以为荷兰是被美国逼急了,才找到一部死法律做借口。

其实并非如此。荷兰早在2023年就悄悄地将半导体塞进了这部死法律,这是在为今天的行动做准备。

恶心吧,明抢还想披着法律的外衣。

二、阿姆斯物丹上诉法院在48小时之内就做出裁决,暂停中国籍总裁职务,冻结母公司股东表决权,任命一名临时管理人。

平时一起街头抢劫案、强奸案,法院都能审三年,而这次效率高到连闻泰科技的律师都来不及递交法律文件,直接就判了,这叫法治社会。

10月7日,法院又做了更加具体的裁决。任命了一名中立的外籍管理人吉多.迪里克(有最后表决权),将安世99%股份强制转移给一个指定的荷兰律师托管。

而吉多.迪里克是恩智浦的执行副总裁、荷兰区总经理、公司法律顾问。

这还是第三方“中立者”吗?

闻泰科技剩下什么?名义上的股权拥有者,股东分红权利,但失去了管理权,人事权,财务权。

三、法院裁决,总得有个告状人吧?

告状人就是安世三个内鬼(首席财务官、运营官、法务官),他们在9月30日的政府冻结令下达后,第二天就联合向法院递交了一份紧急请求,要求暂停总裁职权,改任一名临时管理人。

巧了不是,这人就是吉多.迪里克。

告状的三名高管,以前都在飞利浦或恩智浦工作。

还有,你能想象吗?一家公司高薪聘请的外籍首席法务官,非但没有用自己的专业来保护公司利益,反而是配合外人插了公司一刀。

这些手段,环环相扣,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精彩吧?

美国给荷兰施加的压力是很大,但这对荷兰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动力?

安世事件,荷兰丑态毕现,它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荷兰政府和法院以防止“芯片供应链受到威胁”为由强占了安世,结果却导致了欧洲芯片供应链被破坏。

现在全球都在围观荷兰,解决的钥匙在荷兰手里,包括恢复企业管理层结构、企业运营状态、赔偿、追究责任人责任等问题。

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反正想让中方帮忙缓解荷兰压力是不可能的。

但安世事件给中国的出海企业上了一堂课!

千万不要再相信什么西方的“契约精神”、“自由企业”、“法治社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贞节牌坊。

以前,中国的鸡汤杂志、报刊,不断地向中国读者灌输这些观念。

它们用臆想的文章,美化西方的一切,很多人都中招了。

然而,近代那些西方国家在发家致富过程所干的事,都是跟这些贞节牌坊相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区别只在于残暴程度。

有钱后,它们才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装起了文明人,但海盗基因是不会改变的。

安世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荷兰甚至散播“受害人有罪论”,攻击中方管理人,想挽回舆论被动局面。

荷兰自以为妙计必能得逞,强占总部,还能指挥在中国的生产部门。

结果呢?只抢了一堆办公桌椅、咖啡机和电脑。

全世界正在看着它一个人在那里裸泳。

对中国企业来说,只有跟国家坚定地站在一起,看清西方的真实嘴脸,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安世这堂课很生动,也很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科技   荷兰   世事   生动   半导体   欧洲   中国   牌坊   中方   企业   芯片   总部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