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首日!长庆暖流来了

当立冬的寒风裹着寒潮席卷北方

暖气成为千家万户最期盼的 “温暖依靠”

今天,我国北方集中供暖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场关乎过冬的 “温暖战役” 中

作为国内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的长庆油田

早已严阵以待

用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为寒冬注入稳稳的暖意


摄影/杨万忠


11月15日,长庆油田当日天然气产量提升至1.35亿立方米,较月初增加300万立方米以上。依托“产输储”全链条协同发力,长庆油田正将地下数千米的清洁能源,稳定输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为下游用户冬季取暖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冬季天然气保供的“压舱石”,长庆油田每年贡献着全国20%以上的天然气产量,已连续三年实现500亿立方米以上稳定增长。今年以来,长庆油田坚持“上一个保供期结束”与“下一个保供期开始”无缝衔接,早部署、早行动,从地下气藏到输气管网,从生产一线到调控中心,层层筑牢供暖能源保障线。


摄影/黄陈晨


储气调峰是保供的“蓄水池”,更是应对用气高峰的“缓冲阀”。长庆油田三大在役储气库和一座在建储气库协同发力,截至11月上旬已圆满完成年度注气任务,累计注气量达23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8亿立方米,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长庆油田气田开发事业部储气库管理科负责人孙岩岩介绍说:“我们就像‘管家’,夏季精准囤粮、冬季高效释放,通过差异化注采策略和智能调控系统,动态匹配管网用气需求。”预计今冬明春,长庆油田储气库群最高调峰能力将较去年提升12%以上。


摄影/李阳


增量扩容与存量挖潜并举,为保供注入双重动力。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气藏特性,长庆油田深化“差异化部署、平台化钻井、工厂化试气、集群化投产”高效建产模式,坚持完试一口、连入一口、投产一口,今年累计投产新井超1200口,新增日产气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成为冬季保供的“新生力量”。面对老气田递减快、低产井占比高、剩余资源品位低等挑战,技术团队对不同储层精准“把脉问诊”,动态跟踪气藏压力调整生产节奏,同步升级地面系统,让“不在状态”的气井重焕生机。截至目前,各主力区块已实施挖潜措施超1.2万井次,成功拉动气田实现80亿立方米以上规模稳产。


摄影/雍江


气田管网是能源输送的“生命线”,而北方冬季的极端气候则是对管网的严峻考验。为应对挑战,长庆油田提前部署,对300余座场站设备开展全面“体检”,对易冻堵管段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不留任何安全死角。同时,依托智能管网系统构建起“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动态调整”的全链条管控机制,调度人员24小时紧盯管线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确保天然气从井口到终端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安全畅通。


从地下气藏到百姓家中

每一方天然气的平稳输送

都凝聚着长庆人的坚守与担当

当前

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地区

最低气温已跌至零下

寒风凛冽中

数千名采气工人逆寒而上

用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

守护亿万群众温暖过冬

让每一份温暖都不缺席


来源:长庆油田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财经   暖流   首日   油田   管网   天然气   气田   冬季   鄂尔多斯   温暖   气量   高效   盆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