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震荡,整体低迷,美股期货也下跌。本人今日定投创新药2千元,清仓北证50,少量定投美股,不做投资建议。如有改动,会在讨论区留言。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 (015916)
本人今日定投永赢医药创新2千元。技术面上,缩量调整显示抛压有限,下方有强支撑,短期震荡后有望企稳。创新药板块中期趋势似乎未尽,政策支持、研发突破、全球需求驱动产业增长,后续潜力大。本人最近建仓这只港股和A股龙头混合,弹性高,业绩居前,趁回调再定投。不做投资建议。
北证近期止跌反弹,有一波上涨。但最终没有突破此前高点。这几日连续下跌,跌破上涨趋势线,短期趋势下行。目前在前低支撑位,如果无法守住,那么可能再回行情起始点。本人今日趁着没有亏损前先清仓,不做投资建议。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C$
机器人最近在前低支撑位止跌反弹,短期趋势上行,但这两日震荡,逼近上涨趋势线,如果无法守住,那么上行趋势可能结束,给后市带来不确定性。本人重仓,今日不动。
通信(CPO)、和新能源车最近从前低支撑位止跌反弹,短期趋势上行。通信下跌趋势线将至,新能源已经突破下跌趋势线。今日两板块均跌破短期上涨趋势线,如果无法守住此支撑,那么给后市方向不确定。本人周五已经止盈清仓通信,暂时不动。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
半导体和游戏最近趋势相似。在前低支撑位附近止跌反弹,但很快徘徊不前。但这两日趋势稍有分化,半导体有回调迹象,游戏反弹,似乎守住支撑位,目前横盘震荡。本人有一些游戏仓位,暂时不动。
黄金股最近一波上涨行情,甚至突破最高点压力位。这几日已经力竭回调,跌破上行趋势线,跌回前低支撑位,如果无法守住支撑,那么可能就此回调。
白酒和军工此前在中间位置震荡,最近连续下跌,跌至前低支撑位,如果无法守住此支撑,那么就此回调,下一支撑位在最低点,还有较大空间。
房地产此前跌破支撑,后止跌反弹,但最终没有突破前高压力位而转头下行。这两日放量下跌,已经跌破上行趋势线,趋势下行,下一支撑位在最低点。
光伏此前连续回调至最低点,后止跌横盘。目前一直缩量窄幅波动,行情仍没有启动,支撑位也较为坚固,因此短期继续横盘的概率大。
信息分享——应不应该摊低股票的成本?
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常常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是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期待反弹,还是果断抛售,接受现实?许多人倾向于“摊低成本”,即通过追加投资降低平均买入价,以期未来股价上涨时能更快回本。然而,这种策略是否理性?本文将探讨摊低成本的误区,剖析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并提出更理性的投资方法。
1,投资者的心理陷阱:成本偏见
大多数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抛售股票时,会不自觉地参考当初的买入价。如果股票盈利,他们倾向于快速卖出锁定收益;如果亏损,则选择继续持有,期待股价回升。这种行为源于成本偏见(Sunk Cost Fallacy),即过度关注已经投入的成本,而非基于当前的市场现实和未来潜力做出决策。
正如文中所述,“每个人都喜欢买进股票,没有人喜欢抛售”。抛售亏损的股票意味着承认失败,这让投资者感到痛苦。因此,他们宁愿怀抱希望,期待市场“仁慈”地让股价反弹。然而,市场只遵循供求法则,不会因个人情感而改变。成本偏见让投资者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的股价与当初的买入价无关,重要的是这只股票未来的表现如何。
2,市场情绪与投资决策
市场中只有两种主导情绪:期盼和担心。投资者常常在应该担心时充满希望(例如持有亏损股等待反弹),而在应该充满希望时畏惧不前(例如因短期波动抛售优质股)。这种情绪化决策导致了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例如,假设我们持有一只股票,当前价格远低于买入价。我们可能认为:“再等等,也许会涨回来。”但这种想法忽略了机会成本:继续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意味着我们错过了将资金投入更有潜力的资产。相反,抛售亏损股,释放资金,重新配置到前景更好的投资,可能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3,摆脱成本偏见的投资策略
要克服成本偏见,投资者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聚焦于未来的潜在收益与风险,而非过去的买入价。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投资策略:
第一,评估股票的相对表现
在决定是否持有或抛售某只股票时,关键问题不是“它比买入价高还是低”,而是“与我现在或未来可能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这只股票的表现如何?”
如果某只股票的潜在收益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其风险过高(如“潜在收益20%,可能亏损80%”),那么继续持有可能是不理性的。
定期审视投资组合,将表现最差的股票(如同花园中的“杂草”)剔除,保留或增持优质资产。
第二,制定明确的买卖规则
投资如同零售业,成功的商家会保留畅销商品,清理滞销品。同样,投资者需要制定基于逻辑而非情绪的买卖规则。例如: 止损规则应该设定一个亏损比例(如10%或20%),一旦触发,立即卖出,避免情绪化等待。 目标收益规则是当股票达到预期收益时,部分或全部卖出,锁定利润。 每季度或半年重新评估持仓,基于最新信息调整投资组合。
第三,关注机会成本
每笔投资都有机会成本。持有亏损股票的资金,可能被更优质的投资机会利用。问自己:“如果我现在没有持有这只股票,我会用这笔钱买什么?”如果答案是其他更有潜力的资产,那么抛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第四,记录与反思
保持详细的投资记录,定期分析自己的决策过程。记录买入的理由、卖出的原因以及结果,找出是否受成本偏见影响的模式。例如,是否经常因“不想亏钱”而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通过反思,逐步优化决策流程。
为什么不应该盲目摊低成本?
摊低成本的策略看似能降低平均买入价,但它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化行为,可能加剧损失。以下是几个需要警惕的理由:
放大风险:如果股票的基本面已经恶化(如公司盈利下降、行业前景黯淡),追加投资只会让资金进一步陷入风险。
忽视机会成本:将资金用于摊低成本,意味着放弃了其他更有潜力的投资机会。
心理安慰而非理性决策:摊低成本往往是为了缓解亏损的心理压力,而非基于对股票未来表现的理性判断。
与其摊低成本,不如重新评估股票的潜力。如果经过分析,股票仍有上涨空间,且基本面良好,增持可能是合理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降低均价”而追加投资,那就是成本偏见的表现。
总结
摊低股票成本的冲动源于成本偏见,是一种情绪驱动的行为,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理性的投资决策应基于股票的未来潜力,而非过去的买入价。通过制定明确的买卖规则、评估相对表现、关注机会成本,投资者可以摆脱心理陷阱,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正如市场中的供求法则无视个人情感,成功的投资者也应以冷峻的逻辑驾驭情绪,让投资组合成为一片繁荣的花园。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