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运会结束后,她和央视记者杨烁的一次聊天,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记者问她一个有点“扎心”的问题:“假如你不练了,可能就没那么多人喜欢你了。”你猜她怎么说?这个18岁的姑娘,趴在桌子上,眼睛亮晶晶地回答:“我知道啊,我一直很快乐,所以可以接受。”就这么简单,没有一丝犹豫。这番话,让很多习惯了明星标准答案的我们都愣了一下。

说到这个,我觉得这姑娘简直是个“人间清醒”的典范。全红婵的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顶级的“心理卸妆术”,她把外界的喜欢和关注,看作是舞台上的浓妆,而她自己,是那个卸了妆也觉得舒服自在的素颜女孩。 这太难得了。我们见过太多明星,活在粉丝的尖叫和流量的泡沫里,一旦泡沫破了,整个人就崩了。全红婵不一样,她好像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建了个“心理防火墙”。为什么她能这么想?你想想她的成长轨迹,从湛江的小村庄一跃成为世界冠军,她见过最纯粹的努力,也见过最极致的荣耀。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比同龄人更早地看透了一件事:外界的掌声是“租”来的,不是“买”来的,总有到期的一天。就像2021年她东京奥运会一跳成名时,微博热搜前十能占好几个,那种全民追捧的热度,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她能接受这一切,说明她内心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跳水本身,而不是跳水带来的光环。
你看她18岁成年后第一次敞开心扉,聊的不是技术动作,而是内心的感受,这就是一个信号。她开始探索“全红婵”这个个体,除了跳水之外的价值。央视记者那句“接纳了生活必然的粗糙,才能稳稳接住它偶尔赠与的糖”,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主动拥抱一个更真实、更广阔的世界。
说到底,全红婵的这份坦然,给我们这些每天为KPI、为房贷焦虑的普通人上了一课。我们总想抓住所有好东西,害怕失去任何一点光环。可一个18岁的姑娘却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敢不敢随时清零。她未来的路,无论继续在跳水池里“开疆拓土”,还是选择另一条赛道,都值得我们祝福。因为她已经找到了那个最稳的“人生锚点”——不是金牌,不是名气,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你觉得,如果全红婵明天就宣布退役,过普通人的生活,你会为她可惜,还是会为她高兴呢?评论区聊聊吧。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