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前几天,朋友吐槽,带孩子去图书馆,孩子看的全是漫画书!
朋友无奈:“就不能看点‘正经书’吗?”
这种担忧,我太熟悉了。
曾几何时,我也对漫画书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画面粗糙,语言随意,内容浅薄,能有什么营养?
直到见识了很多漫画书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何尝不是沉迷于小人书,被父母斥为“看闲书”?
如今回想,那些被翻阅得破烂的小人书,不仅是我们阅读的起点,更承载着珍贵的童年记忆。
每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的阅读形式,我们又何必阻止孩子适应属于他们的时代?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读图时代”,孩子们天生对图像敏感。
漫画书以其独特的图文结合方式,恰好契合了当代儿童的认知特点。
《米吴科学漫画》正是这样一套将知识与图像完美融合的经典作品。
我家已经收集了20多本,最近入手的《米吴科学漫画-奇妙万象篇》29-32册,更是让孩子爱不释手。

1、图文并茂,降低阅读门槛
认知负荷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很多孩子识字量和理解力有限,传统纯文本书籍给他们构成了不小的认知压力。
而漫画书中,文字以话泡形式呈现,每段不过20字左右,配以生动图画,大大减轻了孩子的阅读负担,让他们能够轻松理解内容,享受阅读的乐趣。

2、 角色代入,激发情感共鸣
《米吴科学漫画》中的主角就是孩子们自己——米吴充满探索精神、勇敢无畏;安可霏活泼开朗、天马行空。
这些角色很有“榜样示范”作用,孩子们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积极正面的品质。

3、满足好奇,点燃科学火花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尤其是六七岁后,对世界的探索欲望急剧增强。
《米吴科学漫画》恰恰抓住了这一特点,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比如,水分子在电极作用下可以发生大变身,航天员在太空可以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

比如,电脑为什么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是因为机箱里有许多部件,他们工作时就像我们运动时一样发热。

......
这些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呈现,既解答了孩子的疑惑,又激发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4、故事牵引,知识自然融入
这套科普漫画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采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知识点自然融入其中。
比如,米吴来到三岔路口,该走哪条路呢?需要和米吴一起思考,帮助米吴找到出口。需要分析水蚀痕迹、风蚀痕迹、崩塌堆积物,通过火的方向,发现了出口,果然走对了。
这种参与式阅读,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人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科学知识。


5. 惊喜元素,延续阅读热情
除了精彩的内容,《米吴科学漫画》还附有徽章、卡片等小礼物,如雪花小象徽章、米吴典藏卡等。
这些符合儿童收藏心理的小物件,以及大幅的科学笔记,给孩子带来视觉冲击和意外惊喜,不断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

写在最后: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对漫画书心存疑虑,最好的方式不是一味禁止,而是主动了解、参与选择。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强调:“任何灌输给孩子对阅读的爱的行为,都是有益的。”
《米吴科学漫画》这样的优质漫画,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效桥梁。
米吴科学漫画-奇妙万象篇【6-12岁】孩子超爱看的物理化学启蒙书 ¥59.3 购买当我们放下成见,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漫画中的情节和知识,不仅能确保孩子接触到高质量的内容,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