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韩国最终还是向美国妥协了。
就在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和韩国已经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美国将对韩国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韩国却要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
此外,韩国还要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前段时间,特朗普便威胁韩国称若8月1日前不签署协议,就对韩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韩国政府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韩国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美国的关税威胁无疑是对其经济的致命一击。
为了避免高额关税带来的灾难,韩国谈判团队展开了紧急奔波。
韩国经济副总理具润哲亲自飞往华盛顿,试图与美方进行最后的谈判,为韩国争取一丝转机。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官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甚至在苏格兰堵住美国财长,只为能多争取一些谈判时间和有利条件。
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韩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当地时间7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宫与韩国经贸磋商代表团会面后宣布,韩国面临的税率降至15%。
同时韩国将对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从美方购买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及其他能源产品。
此外,韩国还决定对美全面开放贸易市场,汽车、卡车、农产品等领域都将向美国敞开大门。
不过,韩国也守住了大米和牛肉市场的底线,没有在这两个涉及民生和农业安全的关键领域让步。
韩国此次的妥协,实属无奈之举。
驻韩美军的存在以及韩美同盟关系,使得韩国在面对美国时难以拥有足够的谈判筹码。
长期以来,韩国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为了维持所谓的“安全保障”,不得不对美国的一些经济要求做出让步。
而且,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等产业虽然发达,但产业链上游的很多关键技术和市场份额仍被美国掌控,一旦失去美国市场,这些产业将遭受重创。
然而,韩国的妥协并没有换来国内的一致认可,总统李在明的支持率因此下滑,农民与中小企业更是强烈不满。
他们认为政府在谈判中做出了过多让步,承诺的对美投资与采购金额过高,将对韩国本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也表示,此次协议某种程度上动摇了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令人感到遗憾。
与韩国的妥协不同,加拿大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时,展现出了一定的强硬态度。
特朗普威胁若8月1日前未与加拿大达成协议,将对加拿大的钢铁、铝、铜等商品加征35%的关税。
此前,加拿大已面临25%的汽车关税和50%的钢铝关税,国内中小企业濒临崩溃,经济压力巨大。
但加拿大总理卡尼明确表示,“不会在关键利益上妥协”,加拿大贸易部长勒布朗也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坚持争取“对加有利”的协议。
加拿大认为,自己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拥有一定的谈判资本,不应被美国随意拿捏。
为了增加谈判筹码,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的省长道格・福特呼吁民众购买“一切加拿大制造的产品”,以此向美国施压。
加拿大银行发布的季度家庭调查显示,约55%的受访者表示减少了前往美国度假的支出,约63%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减少购买美国产品,加拿大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满。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僵持不下,谈判陷入了僵局,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
如果谈判最终破裂,加拿大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但加拿大似乎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不愿轻易向美国低头。
美国对印度也未能手下留情,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指责印度“贸易壁垒高”。
印度对美贸易顺差460亿美元,这让美国感到不满,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印度开放农业市场。
但印度并没有轻易屈服,印度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7亿农民的生计至关重要,因此印度拒绝开放转基因作物和乳制品市场,坚决保护本国农业利益。
印度政府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并计划在8月中旬重启与美国的谈判,目标是在9-10月达成协议。
印度对美国的依赖相对较低,其出口的药品、服装等商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即使美国市场受限,也可以转向其他市场。
而且,印度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联系。
此次美国的关税威胁,反而可能促使印度加快经济多元化步伐,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在这场全球贸易博弈中,中国的表现堪称亮眼。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中国没有妥协。24%关税暂缓90天,中美维持现状,中国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中国更是采取了一系列“非对称反击”措施,通过对稀土进行管制,中国让美欧企业面临供应链不确定性,锗、锑对第三方出口骤减90%,封堵了美国的“影子渠道”采购。
同时,中国暗中支持非美系油轮运输网络,确保俄伊石油绕过制裁直达亚洲市场,还与中俄伊推进本币交易,削弱石油美元体系,俄油人民币结算量激增20%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中国外交部严厉批评美国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号召发展中国家共建去霸权化贸易体系。
以全球减排领导力对冲美国“新能源围堵”,推动金砖国家绿色技术联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大国担当。
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更是吸引了大量外资,对冲了美国脱钩压力,而中国新能源出口增120%,更是让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攻自破。
在这场美国挑起的贸易风波中,韩国的妥协、加拿大的坚守、印度的抗争以及中国的反制,展现出了不同国家在面对美国贸易霸权时的不同态度和策略。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大棒来维护自身利益,重塑全球贸易秩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做法不仅引发了各国的反感和抵制,也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中国等国家则以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捍卫着自身主权和利益,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着力量。
在未来,全球贸易格局将如何演变,美国的贸易霸权是否会被打破,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央视新闻——2025-07-31《李在明证实韩美达成贸易协议: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设造船专用资金》
闽南网——2025-07-31《25%+罚金!特朗普“惩罚”印度》
广州日报——2025-08-01《美国将对加拿大关税上调至35%》
红星新闻——2025-07-30《中美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