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即日起,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六大奖项将逐次揭晓。IT之家后续将为大家带来每天的详细报道。
今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 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以下三人,以表彰其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发现:
今年奖金数额为:1100 万瑞典克朗(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832.35 万元人民币),由获奖者平均分享。
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必须受到调节,否则就可能攻击我们自身的器官。三位学者因其在防止免疫系统伤害机体的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开创性发现,荣获 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发现奠定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基础,并推动了新疗法的发展,例如用于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简单来说,三位获奖者揭示了免疫系统自我调控的关键机制:
坂口志文突破了当时“免疫耐受仅通过胸腺中枢耐受形成”的主流认知,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细胞亚群,也就是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 调节性 T 细胞。这类细胞可阻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从而维持免疫系统平衡、预防自身免疫疾病。
彼时,许多研究者认为免疫耐受仅依赖胸腺中有害免疫细胞的清除,即所谓“中枢耐受”机制。而坂口志文的发现证明免疫系统更加复杂。
两人通过 scurfy 突变小鼠模型(他们将该基因命名为 Foxp3),证实 Foxp3 基因缺陷导致严重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相应基因的突变同样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 ——IPEX(免疫失调综合征)。
委员会表示,正是这些发现奠定了外周免疫耐受的研究基础,并推动了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提升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提供新方向,也为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提升带来潜在可能。目前,已有多项基于相关成果的疗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961 年生。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高级项目经理。
她本科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专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自 2009 年加入 ISB 以来,她一直致力于支持许多不同的项目:各种疾病领域的家庭基因组学、莱姆病的系统生物学、败血症生物标志物和科学健康。
1960 年生。1987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旧金山 Sonoma Biotherapeutics 科学顾问。
Ramsdell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获得研究员职位后,Ramsdell 博士加入 Immunex 公司,研究 T 细胞活化和耐受性,重点关注基因发现和功能表征。
之后,他加入 Darwin Molecular 公司(后来被 Celltech R&D 收购),建立了免疫学项目。
除其他项目外,他还领导团队发现并鉴定了 FoxP3,该基因对调节性 T 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
Ramsdell 于 2004 年加入 ZymoGenetics 公司,领导团队研究具有潜在淋巴细胞调节活性的新型蛋白质。
2008 年,诺和诺德公司聘请 Ramsdell 博士协助公司在西雅图建立新的炎症研究中心,并领导免疫生物学团队。
加入 SonomaBio 之前,Ramsdell 博士曾担任帕克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所 (PICI) 的首席科学官 (CSO),自研究所成立之初便参与构建和推进多个研究项目。
Ramsdell 目前担任 SonomaBio 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1951 年生。1976 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M.D.)。
现任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Immunology Frontier Research Center)杰出教授。
1999 年起担任京都大学先端医科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并于 2007 年出任该所所长;
2011 年起任大阪大学免疫学先端研究中心教授,2013 年被授予特聘教授称号。
Sakaguchi 教授因其在调节性 T 细胞(Treg)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获得多项国际顶级奖项,包括 2004 年威廉・B・科利奖、2005 年武田医疗奖、2012 年朝日奖、2015 年盖尔德纳国际奖、2017 年克拉福德奖,以及 2020 年保罗・埃尔里希与路德维希・达姆施塔特奖和罗伯特・科赫奖。
他还是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荣获紫绶勋章和文化勋章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