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的郭鹤年以115亿美元的身价再次蝉联马来西亚首富。这位马来西亚商界的传奇,曾暗中帮了中国大忙,现在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依旧没有明确定下继任人选。
郭鹤年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福建人,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将祖国放在心里,他知道自己就是中国人,如果可以他也想为彼时风雨飘摇的中国做出自己贡献。
在郭鹤年出生之前,家里就已经开始经营粮油生意了,产业传到郭鹤年这一代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1949年,是郭鹤年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父亲郭钦鉴去世了,他在母亲的建议下成立郭氏兄弟集团,正如名字那样,集团的初创成员都是郭氏兄弟们。
郭氏兄弟集团继续延续父辈的生意,继续经营粮油类副产品。
当时马来西亚的糖需求量很大,但是本土并没有加工糖的企业,郭鹤年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成立了马来西亚糖厂,专门细加工糖,分销到香港、南美洲,这一下将郭氏兄弟集团的市值翻了好几倍。
但是马来西亚依旧是从泰国进口的粗糖,这个成本还是很高,马来西亚的纬度比泰国还低,常年的高温湿热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
郭鹤年开始向政府租借土地,专门用于种植甘蔗,彻底结束了马来西亚进口糖的历史,郭鹤年也因此获得了“亚洲糖王”的称呼。
上世纪70年代,郭鹤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上来就要30万吨白糖!
这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国,是中国经贸部的官员,这次来访,是想求助郭鹤年,想从他手里买30万吨的白糖。
对于祖国的求助,郭鹤年一下子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卖出30万吨糖,必须悄悄进行,尽量少的让外界知道。
白糖和盐一样,也是战略物资之一,中国需要这么多糖,一旦被外界知道了,必然会哄抬价格,那时候中国至少要多拿出20%的钱,才能买到这么多糖。
郭鹤年为难的是,他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糖,他只能从南美洲进口,这个消息还得隐秘进行。他想了个办法,派出工作人员去南美收糖,而自己则高调的前往瑞士参加国际糖业大赛,通过这种掩人耳目的方式,为中国凑齐了这30万吨白糖。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其他巨头食糖企业察觉。
这个事郭鹤年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过了很多年后有记者采访郭鹤年中国买糖的具体细节,他只是说:“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为中国做了点小事。”
后来郭鹤年意识到未来旅游业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开始把目光放在酒店开发方面,著名的“香格里拉酒店”应运而生。
1981年,香格里拉酒店在香港落地,当时正值中国与英国商讨香港回归的问题,有人劝郭鹤年,一旦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经济就不一定高速发展,这么大投资的高端酒店到最后有可能颗粒无收。
郭鹤年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他认为香港是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的,中国大陆已经开始“改革开放”,未来这片希望的大地一定有更大的发展,他在香格里拉的规划上,单列出了“中国区”。
现在香格里拉已经是著名的国际豪华酒店集团,除了“亚洲糖王”的称号,郭鹤年又收获了“酒店大亨”的名头。
但是现在让外界疑惑的是,已经102岁郭鹤年依旧是集团的一把手,还没有明确继承人。
郭鹤年有八个孩子,现在都在家族集团工作,分别在郭鹤年旗下的各个集团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他自己的孩子,侄子郭孔丰也是他继位人的热门人选。郭鹤年曾经强调过“继承人不一定是他的儿子”。
侄子郭孔丰可以说是最像郭鹤年的了,他曾经表扬郭孔丰是“下一辈中最聪明的”。
郭鹤年的人生始终牢记母亲留下的一句话“儿孙能如我,何必留多财,倘若不如我,多财亦是空,不为自己求利益,但愿大众共安宁。”迟迟不立继承人,或许也是出于母亲这段话吧。
即使选出了一个继承人,但去世之后的事情他也掌控不住,儿孙自有儿孙福,郭鹤年究竟是如何打算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资料
《他瞒过全世界,秘密为中国办了件大事,如今过百面临继承问题》网易 2025-02-17 13:41
《100岁的首富:千亿家产,诚寻继承人》 澎湃新闻 2023-11-06 12:22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