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彬彬
编辑| 黎莉
刘备三顾茅庐,赢得诸葛亮辅佐,这段佳话千古流传,仿佛他已经赢得了天下最强的大脑。
然而历史总爱藏锋于微:就在他苦苦追寻“卧龙”之时,另一位才堪比孔明的旷世高人,竟从他眼前悄然错过。
非不遇,实无意;非无缘,却天命弄人。
这段“擦肩而过”的遗憾,成为刘备一生中最被忽视、却最致命的错失。
若当年多看一眼、听一句,或许三国的结局将彻底改写。
刘备,字玄德,出身于汉景帝的后代。
他生于乱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但是,刘备却有着非凡的抱负和才能。
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救世主,拯救天下苍生。
刘备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经历了许多次失败和挫折,但是他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刘备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天下。
刘备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他善于用兵,多次在战场上击败强敌。
同时,他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在他的麾下,聚集了许多优秀的谋士和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辅佐,刘备的势力才能不断壮大,最终占据了益州这片富庶之地。
刘备在崛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挫折。
他最为信任和依赖的谋士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挟持,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奔曹营。
这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徐庶在离开之前,给刘备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
他是当时的一个隐士,博学多才,智谋过人。
徐庶认为,诸葛亮的才能甚至在自己之上,如果能够请到他来辅佐刘备,那么刘备的大业就指日可待了。
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心中十分高兴。
他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辅佐,那么自己的理想就更进了一步。
于是,刘备不辞辛苦,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最终请到了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的加入,让刘备如虎添翼。
有了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刘备的军队变得更加强大,他的势力也不断扩张。
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奇功。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蜀汉。
然而,就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过程中,他却错过了另一个绝世人才。
这个人,就是隐士崔州平。
崔州平,本名崔恭,字子发,北海剧郡人。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却不喜欢仕途中的尔虞我诈,甘愿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崔州平博学多识,智谋非凡,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
在刘备第二次前往草庐请诸葛亮的途中,他曾经偶遇崔州平。
当时,刘备还误以为崔州平就是诸葛亮。
但是,在与崔州平交谈了几句之后,刘备就急匆匆地离开了,继续去寻找诸葛亮了。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因为,崔州平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诸葛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超过诸葛亮。
如果当时刘备能够像招募诸葛亮那样,用心地去说服崔州平,那么他就能够同时得到两个绝世人才的辅佐。
试想一下,如果蜀汉能够同时拥有诸葛亮和崔州平这两位谋臣,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刘备又何愁不能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刘备终究还是错过了崔州平,只请到了诸葛亮一人。
这个错误的决定,为蜀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出山之时,崔州平曾断言,刘备虽然是个仁君,但却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主公。
他认为,以刘备的资质和蜀汉的基业,虽然能在一时之间有所作为,但终究难以一统天下。
而诸葛亮此去,注定要劳碌一生。
后来的事实证明,崔州平的判断是正确的。
诸葛亮虽然为刘备、后主刘禅鞠躬尽瘁,几次北伐,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他虽然用尽毕生心血,却无法改变蜀汉的命运。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更是每况愈下。
没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禅难以支撑起整个蜀汉的局面。
加之,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各种政治斗争此起彼伏,更是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最终,在司马氏一族的步步紧逼下,蜀汉灯火渐熄,刘备的基业也就此易主。
而在蜀汉的历史上,也只留下了刘备错失良机的千古遗憾。
为什么刘备会错过崔州平呢?这其实与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诸葛亮是个志存高远的人。
他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不世之功。
所以,他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投奔刘备,因为只有在刘备这样的主公麾下,他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
而崔州平则不同。
他性格淡泊,不喜名利。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却甘愿隐居山林,过着世外高人的生活。
即便是刘备三顾茅庐又如何?崔州平未必会答应出山。
正是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
诸葛亮注定要在刘备麾下建功立业,而崔州平注定要隐居山林,做一个超然物外的智者。
也正是因为刘备没能看清崔州平的为人,才会错失这个良机。
而这个错误的决定,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也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诸葛亮和崔州平,这两个本可以并肩作战的奇才,最终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这不禁让人感慨,如果当初刘备能够慧眼识珠,同时招揽诸葛亮和崔州平,那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又会给后世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传奇?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就再也难以追回。
刘备错失崔州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他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但却永远失去了崔州平这个绝世人才。
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会把握机会,不要让那些珍贵的缘分从指间悄然流走。
否则,我们可能会像刘备一样,留下终生的遗憾。
诸葛亮和崔州平,这两个人虽然都是绝世奇才,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追求。
诸葛亮胸怀大志,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希望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而崔州平则不同,他淡泊名利,甘愿归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
诸葛亮注定要在政治舞台上挥斥方遒,而崔州平注定要隐居山林,做一个世外高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崔州平的才华就比诸葛亮逊色。
相反,在某些方面,崔州平甚至还要超过诸葛亮。
只是,他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罢了。
这不禁让人感慨,人的一生,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是功名利禄,还是心灵的自由?是掌控天下,还是归隐山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诸葛亮选择了功名利禄,最终劳碌一生;崔州平选择了归隐山林,最终与世无争。
而刘备,则因为错失崔州平,最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刘备和诸葛亮、崔州平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我们要学会把握那些珍贵的缘分,不要让它们从指间悄然流走。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人的性格和追求,决定了人的命运。
功名利禄固然重要,但心灵的自由更加可贵。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但只要我们无愧于心,就不必在乎别人的评判。
这,也许就是历史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吧。
信息来源: 1.《三国志·诸葛亮传》 2.《三国志·崔州平传》 3. 罗贯中《三国演义》 4.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