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通讯员 孙兵兵
5月12日,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举办。会上,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发布,包括43项研发成果和70项技术需求,覆盖海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来自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的100余家单位代表参会,共同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协同。
5月12日,青岛市举办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会议采用“开幕式+分领域沙龙”的模式进行,其中开幕式主论坛聚焦成果转化全链条,邀请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解读政策、发布供需、分享经验。分沙龙则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现代渔业3个重点领域,组织供、需、要素多方精准对接,实现“领域聚焦、主体精准、需求明确”的深度交流。
会上,“43+70”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43项研发成果、70项技术需求)发布,经全市涉海单位征集、专家筛选形成,覆盖海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同步配套80项金融产品清单,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资金”双支撑。分沙龙采用“供需单位主发布+合作伙伴响应”机制,定向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海洋石油工程(青岛)等60余家单位,围绕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海洋生物饮品功能性原料提取及去腥味技术、深远海养殖装备等产业痛点展开精准对接。
会议吸引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科研院校,青岛国信集团、海洋石油工程(青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及财通集团、青岛融资担保集团等金融机构共100余家单位参与,覆盖“研发供给—产业需求—要素支撑”全链条。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发布“深海资源与环境多元观测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需求,中国海洋大学展示“固废基海洋骨料混凝土研发与应用”成果,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介绍“三文鱼全周期养殖技术”,海洋科技大市场、青岛财通集团分别围绕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作专题报告,形成“高校院所出成果、企业提需求、金融机构强保障、服务平台搭桥梁”的协同格局。
会议期间,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现代渔业三个领域的供需对接,促成16项合作意向。这些合作意向涉及海洋电子设备研发、海洋药物创新、渔业养殖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此次对接会是青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标志着从“政策引导”向“实体化对接”的深化跨越。未来,青岛将以清单化管理、常态化对接、市场化运作为抓手,通过建立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台账,组织小范围沙龙、技术路演、企业调研等活动,持续释放海洋科技潜力,加速形成“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为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