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提起中国女排,大家脑海中便想到一个人,郎平。
从赛场上的运动员到幕后教练,身份的转变丝毫不减她对排球的热爱,不过自从她卸任女排主教练后便经常居住在国外。
然而9月25日她因为一条动态再次引发网友热议,并因此口碑暴涨……
恐怕连她的得意弟子朱婷都未曾料到,那位早已卸任女排主教练、选择在美国低调生活的恩师郎平,会因为社交媒体上一条寻常的动态,一夜之间口碑疯涨。
这事儿其实挺简单,郎平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张照片,一张她探望老友汤淼的合照。
照片里,她和坐在轮椅上的汤淼挨得很近,脸上是那种老朋友间才有的松弛和关切,是这么一张照片,瞬间引爆了网络,赞誉铺天盖地而来。
这就奇怪了,郎指导这辈子带队拿的世界冠军奖杯数都数不过来,怎么反倒是一次私人的探望,比无数次夺冠更能触动公众的情感神经?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郎平,一个由赛场上的“硬度”和人生中的“温度”共同铸就的完整形象。
说起郎平,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八成就是“铁榔头”,这外号可不是白叫的,它源于真刀真枪的硬仗。
那是1981年,世界杯决赛,21岁的郎平第一次站上世界之巅的决胜场,对手是东道主日本队,那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比分胶着不下,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关键时刻,就是郎平,一记石破天惊的重扣,球砸在地板上,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这一扣,不仅为中国女排拿下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把“铁榔头”这个名号,牢牢地刻在了世界排球史上。
这种硬气,不是凭空来的,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郎平,童年家境并不宽裕,那种环境塑造了她骨子里独立、倔强的性格,父亲是个体育迷,从小就带着她玩,排球的种子大概就是那时候埋下的。
到了1984年奥运会,女排已经背负着巨大的期望,一场比赛里,队伍从领先被对手硬生生追平,眼看气势就要倒向对方。
又是郎平,她冷静得像一块冰,敏锐地抓住对手的失误,用一记标志性的扣球,硬是把首局给赢了回来,那一年,她们最终站上了奥运最高领奖台,成就了“三连冠”伟业。
从运动员到教练,这种“硬度”贯穿始终,1995年,中国女排跌入低谷,士气涣散,国家体委一通电话打到海外,希望她能回来。
郎平二话没说,放弃了在国外的安稳生活,毅然回国接手这个“烂摊子”,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如果说“铁榔头”的硬度是郎平的A面,那她作为伯乐的温度,就是她的B面,这份温度,最集中的体现,就在她和朱婷的师徒情谊上。
还在恒大女排执教时,郎平就发现了朱婷这块璞玉,她看着球场上那个瘦高的女孩,眼神里满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那股子狠劲儿,简直一模一样。
后来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她第一时间就把朱婷招入麾下,她教给朱婷的,远不止是技术,她更像一个雕塑家,细细打磨着朱婷的心理素质和领袖气质,把她从一个有天赋的球员,一步步塑造成世界级的核心。
朱婷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公开说:“没有郎教练,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句话,就是对那份传承温度最好的确认,郎平用她的温暖,点燃了另一支火炬,完成了从一个赛场英雄到精神导师的升华。
不过在东京奥运会后,郎平再次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选择,卸任女排主教练,卸任后的她也逐渐开始享受生活,但她也并未因此离开奋斗半生的排球。
她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表示,如果有人想和她学排球,可以在评论区告诉她,这也让大众看到了即便是已经卸任教练,但是她依旧热爱这项运动。
因为郎平在我国排球事业上的贡献,所以她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榜样人物。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那张引爆舆论的照片,就能明白为什么它的能量这么大了。
照片里的另一位主角汤淼,曾是中国男排的绝对核心,前途无量,然而,一次训练中的意外事故,让他的人生戛然而止,从此与轮椅为伴。
作为运动员如今却只能被困在轮椅上,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但是汤淼并未因此丧失生活的希望,而是逐渐走出阴霾,开启新的生活。
而郎平对他的探望,根本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这事儿,她已经默默坚持了十几年,无论是在国内执教,还是远在美国生活,只要一有时间,她总会去看看这位老友,这种坚持,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朋友情谊。
网友们之所以集体破防,用“有情有义”来刷屏,不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次善举,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一种极为罕见的、跨越时间的真诚,这与名利无关,与身份无关,纯粹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关怀。
这一刻,公众看到的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铁榔头”,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长辈,这份不因境遇变迁而改变的“情义温度”,让郎平的硬核形象瞬间变得丰满、立体,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无论是在报道中的评论区,还是郎平账号下的评论,都被各种各样的夸奖声充满,郎平也因此实现口碑暴涨。
也就是说郎平这次的口碑暴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格魅力,长期积累后的一次集中爆发。
赛场上那个无坚不摧的“铁榔头”,为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而赛场下那个温暖、重情的郎平,则为她赢得了发自内心的爱戴。
真正的体育偶像,从来不只是靠奖杯数量来衡量的,他们的伟大,更在于其人格的力量,能够穿越岁月,持续地温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郎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最强悍的“铁榔头”,也可以拥有最柔软的内核,这,或许才是她留给这个时代,比“五连冠”更宝贵的财富。
信息源:
《郎平再赴上海探望汤淼,多年温情不改祝福老友“保持乐观”》羊城派2025-09-25
《郎平宣布正式卸任中国女排主帅,东京奥运留下遗憾》界面新闻2021-09-01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