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智元等备战机器人大会,豪森智能年内三度涨停

《星岛》记者 苏楠 实习记者 朱苑盈

8月8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据悉,此次大会将有100余款新品首发亮相,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万联证券指出,特斯拉、Figure AI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及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

在此背景下,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豪森智能”,688529.SH)的动态备受关注。

7月以来,豪森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最新回应称,公司计划参与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专题论坛,由智能研究院院长出席交流,展示人形机器人布局成果。

8月5日,公司回答投资者互动提问时表示,目前,其与宇树科技尚未开展合作,但已与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多家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持续研发储备相关装备技术,具备模组PACK量产线的技术和交付能力。

8月6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豪森智能以21.40元开盘,盘中震荡拉升,上午10:22封住20.02%涨停至24.58元,成交额4.27亿元,换手率10.86%,总市值41.34亿元。8月四个交易日累计涨幅23.27%,创今年月度涨幅新高。

近期,豪森智能的股价表现强劲,在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突出。

7月9日午后,该股在14:24至14:27的3分钟内直线拉升至“20CM”涨停;7月8日至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飙升30.72%。

从年初至今,该股上涨达56.66%,大幅跑赢同期人形机器人ETF约20%的涨幅。

资料显示,豪森智能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辽宁省大连市,是一家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营业务聚焦汽车行业,覆盖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混合动力总成智能装配线、氢燃料电池智能、发动机智能装配线、变速箱智能装配线等,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业务。

从历史股价看,豪森智能于2020年11月9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0.20元/股。随后公司股价持续走下行趋势,直到2024年9月底开始反弹。

人形机器人布局提速

据公司公告披露,2024年8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豪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集成、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软硬件产品在公司主营智能产线领域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同时拓展人形机器人及AMR智能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业务。

《星岛》记者梳理公司公告发现,今年以来,豪森智能的投资者关系活动高达12次,其中,2月2次,3月3次,4月1次,5到7月均为2次,频频释放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向好信息。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分析师会议、券商策略会交流、业绩说明会等,接待共14家次机构,其中包括华福、浙商、东北、国泰君安、中信等7家证券公司,也涵盖吉林省盛鑫、北京诚旸、巡航、江海创投等7家投资咨询及资产管理机构。

近4次活动均接待来访机构参观了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并重点回应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相关问题。

公司声称,其在该领域已具备数据与场景优势、技术积累充分、产业链资源丰富三大优势。

对于机器人子公司的机器人产品,据6月1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强调,其“人形机器人”并非局限于双足形态,而是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的智能能力,轮式机器人、机器狗、协作机器人等均属于其定义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范畴。

公司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装配领域有20余年经验,积累的大量工艺数据可为机器人提供预训练支持,且建有汽车核心零部件工艺验证实验室和数字化交互实验室,满足人形机器人在检测、装配等全场景的应用开发需求。

7月2日,豪森智能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正与智元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内头部企业合作开发专用人形机器人,并已梳理出40多个可应用的工业场景,重点开发拧紧、搬运、上下料、巡检等高频场景。

公司表示,前期将针对“替代人工”开发,降低客户用工成本,待产品稳定、成本下降后,市场空间广阔。机器人子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标准化单机设备,豪森智能作为母公司会成为其客户,未来将向公司以外及汽车行业以外的客户和场景扩展,形成多样化商业模式。

业绩下滑和产能风险

与股价走强、融资增长形成反差的是,从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下称“《问询函回复》”)披露信息看,豪森智能整体业绩面临不小下行压力。

根据历年财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在2023年和2022年创下近年最高值,2023年所对应金额为15.66亿元、8665.60万元,2022年所对应金额为20.06亿元、9021.44万元。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18.09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8791.98万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02%;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234%。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当期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15.03%,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155.67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502.97%。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在上述《问询函回复》中解释,主要因新能源领域收入同比下降14.53%,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分别为28.86%、27.94%、20.64%)及期间费用上升。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国内订单增速放缓,而海外订单因执国际运输物流、跨过现场实施、项目验收周期延长等因素未能及时贡献收入,同时因关税政策、汇率变动、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订单需求推迟,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此外,公司存在产能过剩风险。2022-2024年,新签500万元以上订单金额分别为19.32亿元、29.86亿元和15.41亿元,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截至2024年末,500万元以上在手订单金额40.53亿元。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和再融资募投项目完成建设后,可新增产能31.27亿元。以2024年新签订单测算,产能利用率仅为49.28%。

在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业务被寄予厚望。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被视为万亿蓝海,2024年,花旗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由此,车企及相关企业纷纷布局。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公司在该领域布局积极,但短期内,人形机器人业务尚处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阶段,从技术到产品商业化落地仍需较长时间,难以迅速扭转公司业绩下滑形势。不过,长期来看,若能凭借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积累的工艺数据和技术经验,以及与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取得关键突破,将有望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股东减持加剧观望情绪

龙虎榜数据显示,8月6日,买入前五大席位依次为华林证券北京分公司、国泰海通证券总部、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东莞证券北京分公司,对应买入金额分别是2946.28万、1991.18万、1804.07万、1152.55万、1063.67万,买入总计8957.75万元。

卖出前五大席位依次为国泰海通证券北京知春路营业部、中泰证券烟台正阳路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总部、海通证券上海黄浦区合肥路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泸州星光路营业部,卖出金额分别是1532.62万、811.05万、788.70万、756.53万、745.69万,卖出总计4634.59万元。

由此可知,当天买卖前五大席位净买入高达4323.16万元,买入前五席合计金额近乎为卖出前五席合计金额的两倍。

公司7月7日公告披露,股东尚融创新、上海尚融聚源拟在7月30日至10月29日间,通过大宗交易或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69.38万股,占总股本的1.6017%。

尚融创新作为长期持有公司股份的十大股东之一,此次为首次减持,引发市场对其背后原因的诸多猜测。

业内人士分析,在人形机器人概念受追捧、公司目前股价处于相对高位的情况下,该减持信息可能让投资者担忧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进而降低投资热情,引发股价波动。而且,减持可能增加股票流通量,若市场资金承接能力有限,会对股价形成一定下行压力。

在融资明细中,豪森智能在7月9日获3954.21万大额融资买入后,买入金额和融资余额均呈整体下降趋势。


编辑 | 胡影雅

终审 | 郭敏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科技   机器人   年内   大会   智能   人形   公司   营业部   股价   金额   领域   国泰   投资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