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硬态度背后,竟是一场筹备多年的大逆袭

什么是中国态度?该出手时就出手。

从隐忍到出击的战略转变

大家是否留意到,今年中国一改往日平和克制的风格,态度变得极其强硬。不少网友心生疑惑,为何偏偏在此时选择正面硬刚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策略考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咱妈认为时机已然成熟

过去,整个世界贸易体系呈现出以美国消费加美元流通中心的单机模式 ,全球都围绕着美国运转。美国尽享丰厚利益,其他国家只能艰难分羹。

这种贸易体系极不公平,中国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辛勤劳作,却只是在支撑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民众的优渥生活。

为打破这种被美国持续吸血的困境,中国必须重构经济模式。不再依靠压制国内消费、补贴出口来换取外汇,而是全面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济护城河

从去年到今年,国家补贴消费的政策不断加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去年为1500亿,今年增至3000亿。官方也多次强调,要求企业控制加班时间,让员工有更多时间与金钱用于消费和生活。

这一系列举措,正是国家主动推动中国经济模式大转型的有力证明,而近期发生的诸多事件,更是印证了这一方向的正确性。

贸易格局之变

事实上,自2018年起,为打破对低成本出口路径的依赖,中国便高瞻远瞩、积极布局。各行各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探寻海外市场的多元替代方案。

在历经整整6年的潜心深耕与厚积薄发后,中国终于成功挣脱了对美国单一市场的进出口束缚。

2024年,贸易格局呈现崭新气象,东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进出口总额飙升至9823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16%,彰显出强劲的合作活力。

欧盟紧随其后,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7858亿美元,续写中欧经贸往来的精彩篇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滑落至11.2%,进口商品比例更是降至6.3% ,往昔的高度依存态势已悄然发生根本性扭转 。

科技突破之力

过去,中国的高端技术产品几乎完全依赖从美国进口。但如今,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发展有目共睹。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生物医疗等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都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尤其是新能源产业,中国在全球独占鳌头。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的销量达到1738万台,同比增长24%,全球份额高达75%。

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车,就有7辆来自中国。若能与欧盟继续保持良好合作,中国今年新能源车行业的销量必将再创新高。

今年一季度,国内各大新势力品牌竞争激烈,不断刷新纪录。例如,3月新势力销量冠军领跑,因其亮眼的销量表现,股价涨幅超13%,市值突破750亿,股价和市值均创历史新高。

自2015年创立以来,领跑始终坚持65%的零部件自研自制,在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显著,从而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之光闪耀:

这些年,时代浪潮澎湃翻涌,一桩桩大事接踵而至,我们有幸置身其中,成为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中国稳健地迈向崛起之路。

回溯往昔,无论世界贸易体系长期被旧有格局禁锢,还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发展空间受限。中国都没有选择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而是以破竹之势,果敢地向不合理的旧秩序发起挑战

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壁垒,中国凭借自主创新,在诸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打破了技术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中国也勇于自我革新。摒弃对传统低成本出口的过度依赖,转而向内深挖潜力,大力推动内需市场的繁荣,构建起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

如今,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凭借在航天、5G、高铁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在前些年全球抗疫、近年来气候合作中展现出的大国担当,堂堂正正地占据重要地位,让世界真切感受到中国态度的分量,领略到一个崛起大国的磅礴力量 。

文本来源@硬核资本论 的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中国   内需   销量   美国   新能源   强硬   格局   态度   多年   模式   财经   贸易   全球   大逆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