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交易十年,我经历过三次爆仓。2016年,我在螺纹钢上用MACD底背离信号做多,结果行情暴跌500点;2019年,我严格执行海龟交易法则的突破进场,却在15次连续止损后心态崩溃,账户直接腰斩;2022年,跟着高手学裸K交易,看到锤子线就抄底,结果在原油暴跌中爆仓。
作为一个在交易路上摸爬滚打十年,累计亏损超过200万的“老韭菜”,我曾经把我所有的失败归咎于“技术不精”。觉得是不是指标参数没调对?画线方法有问题?直到偶然间学到了“认知闭环”这一概念,我才意识到:没有建立认知闭环,技术只是零散的招式,无法形成战斗力。
什么是交易认知闭环
我总结了交易认知闭环的三个底层逻辑:
1、技术的本质
很多新手都非常迷信技术,甚至把技术分析当成“算卦罗盘”。看到金叉就幻想翻倍,看到死叉就慌得想割肉。但事实上,技术不是“预测工具”,而是“概率工具”。技术的价值,是帮你在“概率优势”下持续行动。
2、明确自己的交易定位
我曾经犯过两次致命错误: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硬学日内炒单,对着1分钟K线盯盘到凌晨,结果手续费比盈利还高;性格急躁却强行做波段,持仓3天就忍不住平仓,错过镍价翻倍行情后又追高被套。
最后发现,技术没有高低,只有适配。你是做日内短线,还是隔夜波段?是抓趋势主升浪,还是做震荡区间套利?不同定位对应不同技术:短线需要“敏感指标”,适合精力旺盛的人;波段需要“平衡指标”,适合有耐心的人。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赛道。
3、接受交易的反人性
为什么止损总是难下?因为“厌恶损失”是人性本能;为什么止盈总拿不住?因为“害怕失去机会”让人患得患失。认知闭环的核心,是用规则对抗人性,给人性弱点“上枷锁”。
从技术迷信到系统思维蜕变
在我最后一次爆仓时,当时市场已经进入极端震荡行情,背离信号频繁出现,我却固执的认为技术不会错,逆势加仓抄底,最终账户净值从80万跌至10万。痛定思痛后,我做了三件事:
1、先定义自己再选择技术
我没有再基于去学信的“能赚钱”的技术,而是先问自己:“我想通过交易实现什么?我能承受多大风险?喜欢快节奏还是慢节奏?”想清楚这些,再选择匹配的技术(比如我性格急躁,就别硬学别人波段持仓)。
2、用“利弊思维”代替“对错思维”
交易技术没有好坏,只是一个利弊选择的问题:
敏感指标(如5日均线):容易抓住启动点,但止损次数多;
迟钝指标(如60日均线):过滤震荡好,但入场晚、仓位低。
技术没有“最好”,均线的长短都是补偿机制,选择适合我们的均线组合,按照一个逻辑一致性的输出就好。就像婚姻,你的另一半不一定最完美但一定最适合你,才能舒服的过日子。
3、像“腌咸菜”一样沉淀认知
交易认知的改变,不是“顿悟”,而是“渐悟”。就像腌咸菜,需要时间让盐分充分渗透。每天记录交易日志,复盘“为什么这里该止损却没止”“为什么这里该持仓却卖了”“提前设置好止损单避免盘中情绪干扰”等。坚持半年后发现,那些曾让我失眠的情绪波动,逐渐变得平静,认知真正融入了交易血液。
曾经我以为交易是一场技术闯关游戏,只要学会MACD、海龟法则等各种技术就能闯关成功,但市场狠狠给我上了一课。后来才懂,这是一场认知修行,因为技术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驾驭它就要建立完整的逻辑认知。
当你真正建立闭环,看到别人的指标赚钱,不会再盲目跟风。技术不再是玄学,而是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工具。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能让你在市场中活得更久。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