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到了,提醒大家,不论多忙,1不喝,2不晒,3不吹,收藏有用

常听奶奶讲: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也就是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们身体比较脆弱的时候,加上夏季炎热,人们贪凉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因此进入三伏天后,人们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

三伏天应该怎么算,有多少天?

三伏一般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是30天到40多天,今年三伏天比较短,只有30天,但也不要小瞧这30天。古人云:伏者,藏也!也就是说三伏天是阳胜之极,阴气未起,天地间的热气集聚而不散!

转眼,人们已经熬过了初伏,迎来了今年的中伏,中伏的带来,代表着三伏天已经熬过去三分之一了,但中伏的到来也预示着人们迎来最夏季最难熬的时间段!

为何说中伏最难熬呢?

今年的中伏在7月30日到8月8号之间,并且大暑节气正好夹在中伏这个阶段,这段时间太阳毒辣,好像晒的柏油路都要热化了。同时此时湿气也特别重,人们常说的“蒸桑拿”就是人们对这段时间最形象的感受!

古人将中伏总结出了4个特点:

①暑气正盛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地面的热气积蓄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太阳毒辣,晒的水泥路都烫脚,晒得电动车座发烫,任谁骑车的时候坐上去,都要被烫的连连大叫!

②湿气最重

中伏的湿气也是最重的,此时降水充足,空气中的水分增多,加上天气炎热,有是有热的气候,让人总感觉又热又粘,就像在蒸桑拿,老人常说的“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是如此。

③温差最小

此时一天的温差是最小的时候,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闷热的状态,即使有风也是热风,让人倍感不适,一天恨不得冲上几次澡,降降这暑气!

④心火最旺

人们的情绪也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在闷热的环境中 ,人们很容易心烦气躁,看谁都不顺眼,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其实这都是暑邪扰了心神!

中伏到了,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提醒大家,不论多忙,1不喝,2不晒,3不吹,4不洗!

1不喝

不喝或者少喝凉饮料、啤酒,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外出回来,满头大汗的时候打开冰箱,来一罐凉饮料或者冰镇啤酒,喝下去之后全身都舒服了,但殊不知这只是暂时的畅快,甚至还有可能刺激肠胃,直接上吐下泻!

其实胃是是特别怕寒凉的,特别冰镇饮料、啤酒等,这些下肚后就像给胃泼冰水,等到秋冬的时候毛病就找上门来了。中伏天想要解暑,老祖宗传下来的冬瓜汤、绿豆汤等才是良方!

2不晒

现在流行晒背,也就是在正午的时候趴在太阳地,借此盛阳之时排出身体的寒气和湿气。

但中伏“晒背”是有讲究的,不要盲目晒!中伏这个时间段,阳光毒辣,湿热交蒸,特别是正午的时候,室外的气温可达到五六十度,这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出门,避免中暑或者晒伤皮肤。

老话说:热不出门,晒不当头,即使晒背也不要正午的时候去晒,若是方式不得当或者身体条件不适合晒背,反而可能出现脱水、头晕等情况,这反而得不偿失!

如果真是想晒背,最好选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间段,这时候太阳 相对比较温和,既能达到排湿寒的效果,也不容易中暑或者晒伤。并且每次晒背的时间要掌握好,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让背部微微出汗,不至于大汗淋漓!在晒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遮盖头部,避免阳光直射头部引起不适!

3不吹

大汗淋漓时不吹冷风或者冲凉,大汗淋漓时身上的毛孔全部都处于张开状态,冷风或者凉水一激,身上的毛孔水迅速收缩,湿 气全部锁在身体里了,从而出现身体不舒服,等到秋冬的时候这种不舒服感则会更明显!

大汗淋漓的时候,最好就是将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来,用温水擦拭身体,让其慢慢降温!

中伏到了,正值一年暑气最盛的时候,提醒大家,不论多忙,1不喝,2不晒,3不吹,别犯了忌讳,收藏有用,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叮嘱家人,让大家平安健康熬过中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养生   中伏   有用   收藏   伏天   身体   湿气   大汗淋漓   暑气   初伏   太阳   毒辣   正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