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前9小时,煤矿小科长曾给领导致电: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说起唐山大地震,估计许多唐山籍的幸存者们,至今还心有余悸。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里氏7.8级的强烈地震突袭河北唐山,短短23秒内,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重伤,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地震史上最惨痛的一页。

可许多人们或许还不知道,其实早在这次大地震9个小时前,就有人拉响了警报,只不过因为他职位太小,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煤矿里的“地震哨兵”

1976年7月27日6点左右,距离唐山大地震发生9个小时前,一位名叫马希融的煤矿小科长曾紧急致电上级领导,发出警告:“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只不过可惜的是,因为马希融不过矿区一名小小的科级干部,他的预警提醒并没有引起上级领导的足够重视,这也成为了唐山地震中最令人扼腕的“未遂警报”。

马希融时任唐山开滦煤矿马家沟矿地测科科长,他并不是专业的地震学家,可因长期关注地质变化,所以对地震前兆异常敏感。

1976年初,唐山地区陆续出现各种异常现象:井水变浑、动物躁动、地光闪烁,许多鱼从水下跃到了水面,老鼠们成群成群地逃窜……

这些离奇的现象,在老百姓看来就只是觉得好玩,但是却引起了马希融的警觉。

爱读书的马希融查阅了大量资料,他觉得这有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可这只是自己的猜测。

为了保险起见,马希融利用矿上的简易测量设备,开始持续监测起矿区的地壳变动情况。

到了7月中旬,马希融发现矿区的土地电数值出现剧烈波动,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他意识到,这极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

7月27日下午,马希融再次测量,发现数据已飙升至临界值,情况万分危急,他立即拨通了矿务局领导的电话,声音颤抖却坚定报告了地电数值异常,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可电话那头,领导沉默了几秒,随后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因为当时正值生产高峰期,若只因为怀疑有可能地震就让工人们停工,那损失实在太严重。

听到领导的声音有些迟疑,马希融急切地继续向领导报告:地震就在眼前,必须马上疏散!

然而,无论马希融怎么说,最后领导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再观察观察吧!”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尽管心急如焚,但马希融清楚,仅凭自己的职位和有限的观测手段,很难说服上级采取行动。

马希融又试图联系地震局,但当时的地震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地方地震台也未收到明确指示。

无奈之下,马希融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悄悄让部分矿工提前撤离危险区域。

没有发出去的预警成为丧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如期而至。刹那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整个唐山陷入一片废墟。

而那个最早预测出地震信号的马家沟煤矿也遭受重创。虽然因为马希融的提前预警,让一部分矿工得以幸存,但是矿区仍然有许多人丧生于这场不可抵抗的自然灾难中。

地震发生后,马希融的预警电话立即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人感叹:“如果当时领导听了他的话,或许能挽救更多生命。”

但亡羊补牢于事无补,天下没有后悔药,马希融的警觉性和责任感,只是为这场灾难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

其实客观地来看待这次事情,这正是地震预警的两难之处:一方面,地震波太过难测,就连地质专家有时候也说不准到底会不会有大地震。

如果过度依赖个人经验极可能导致误报,进而造成社会恐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忽视了地震波的异常信号,又可能酿成巨大的人间悲剧,如何在这之间找到平衡,一直都是地震灾害预测报警的难题。

不过,唐山大地震的悲剧确确实实给中国人上了一课,这虽然是无数同胞失去生命被掩盖在废墟之下换来的,可对现在的地震报警起了警示作用。

就在唐山大地震之后,中国地震监测体系迎来重大改革。国家加大了对地震前兆的研究,建立了更完善的地震预警网络。

甚至国家气象部门还会根据当时的观测数据提前发布预警信号,就连个别品牌的手机里也安装了地震报警系统,随时让人们防患于未然。

毕竟地震的危害太大了,人们再也不希望看见人间悲剧的发生。

英雄无名警钟长鸣

唐山大地震后,这位位轻言重的小科长马希融,受到了国家地震局的重视被委以重任,他连续发表多篇论文,甚至还在退休后被唐山市地震局聘为顾问,为地震预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马希融年事已高,唐山大地震也已经过去多年,这座英雄的城市也在一片废墟之上得到了重建,人们恢复了平静的生活,而地震预警英雄马希融的名字,也渐渐被这里的人们所淡忘。

对于马希融来说,他并没有因为那次预警成为全国闻名的大明星,也没有因此获得许多物质上的奖励。

但历史不会忘记,在那个生死攸关的夜晚,曾有一位普通的煤矿科长,拼尽全力试图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如今这段被尘封的历史,随着网络的发达不断被人提起,而这个遗憾的悲剧故事背后的真相值得后人深思。

唐山地震用24万同胞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灾难面前,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今天的中国,已建立起更先进的地震监测和应急体系,但马希融的故事依然值得铭记——它提醒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每一个微小的预警信号,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防线。

历史无法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教训,不让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宁夏日报:2005-10-10:唐山地震真相29年后揭开

中国新闻网:2006-11-04: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准确预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唐山   科长   煤矿   大地震   地震波   领导   矿区   前兆   悲剧   异常   小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