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为什么要先祛湿?90% 的人不知道,这样祛湿才有效!

上周公司体检,同事小王拿着报告单愁眉苦脸:“明明每天喝五红汤、吃阿胶,怎么还是气虚头晕?”看着她浮肿的眼皮和发黄的舌苔,我想到《黄帝内经》那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果不其然,她的湿气指数超标30%——这正是现代人“越补越虚”的典型困境!


老祖宗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早有警示:“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现代人熬夜刷剧伤肾阳、外卖奶茶困脾阳、焦虑内耗损肝气,就像给身体按下“造湿三连键”:


• 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湿邪内生(舌苔厚腻/大便粘马桶)

• 肝气郁结→三焦壅塞→湿聚成痰(胸闷腹胀/经前爆痘)

• 肾阳虚弱→蒸腾无力→寒湿下注(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祛湿三步法】

■ 第一招:疏肝理气打通“中焦高速”


操作:晨起用空心掌沿大腿内侧(肝经循行区)从太冲穴拍打至阴包穴,每次5分钟。配合按揉两乳连线中点的膻中穴,以打圈方式揉压36次。


原理:《灵枢·经脉》记载“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肝胆经主疏泄,膻中穴为气会之穴。此法能破开气滞形成的“湿气路障”。


适配人群:压力大爱叹气、经前乳房胀痛、凌晨1-3点易醒者。


■ 第二招:健脾祛湿重建“水谷通道”


操作:每日辰时(7-9点)用掌心劳宫穴紧贴中脘穴(肚脐上4寸),顺时针摩腹81圈后,点按足三里+阴陵泉各3分钟。可搭配山药小米粥作早餐。


原理:《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足三里是胃经合穴,阴陵泉乃脾经祛湿要穴,辰时胃经当令时操作效果翻倍。


适配场景:办公室久坐腹胀、减肥平台期、舌边齿痕明显者。


■ 第三招:温补肾阳启动“除湿引擎”


操作:睡前将粗盐袋(微波炉加热至50℃)敷于命门穴(第二腰椎下),同时用拇指推按脚底涌泉穴至发热。配合“吹”字诀呼吸法(吸气4秒,呼气6秒发“吹”声)。


原理:《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水脏,主津液”,命门穴为元气之根,涌泉穴是肾经井穴。此法符合“少火生气”的温补原则,避免燥热上火。


重点人群:手脚冰凉、五更泻、头发早白者。



写在最后


《灵枢·本神》强调“必先治神”,推荐在酉时(17-19点)肾经旺时练习“托天理三焦”: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如抱球缓缓上举,配合吸气默念“通”,呼气时想象湿气从脚底排出。每天7遍,坚持21天可见奇效。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祛湿不是短期工程,每天花10分钟疏通一条经络,三个月后你会感谢自己给身体按下“重启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黄帝内经   辰时   肝气   素问   舌苔   命门   湿气   脚底   原理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