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酸、可乐猪腊肉、白酒唇齿留香......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贵州首次设立老字号展馆,省内24家老字号企业精彩亮相,集中呈现白酒、医药、食品加工、手工艺品、茶叶五大特色品类,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贵州文化体验。

贵州老字号馆人头攒动 摄影 刘青
“快来、快来!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网上很火的贵州美食,太好吃了。”在食品加工展区,来自上海的游客李静逐一品尝了腊肉、香酥鸭、烤鸡之后,对贵州美食点赞。
首次参展,但家香酥鸭加盟运营部张波带来了10余种贵州特色产品,对他而言,进博会是向国际展示贵州农特产品最佳机会,务必把握。
从1987年至今,但家香酥鸭从路边摊发展成了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餐饮品牌。如今,为了推动贵州农特产品走向世界,但家香酥鸭通过自产、联合开发和代工的方式,严选了全省88个县区(市)150类农特产品入驻门店,搭配成伴手礼销售。

但家香酥鸭展示品。摄影 刘青
张波告诉记者,公司正准备在柬埔寨设立直营店,如今国内已设立了300余家门店,接下来公司将国内外“两条腿”发展,让贵州这张美食名片越来越响亮。
在展馆进门的醒目位置,黔宝金店首次展示了非遗花丝系列产品,传统手工编织技艺融入青花瓷元素,将国潮风“玩”出了新花样。
“作为百年老店,黔宝金店始终在思考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合现代创新融合,让贵州文化产品‘走出去’。”黔宝金店品牌负责人黄梅介绍,经过多年布局,今年9月,在丹寨县开设黔宝·国春非遗博览馆,内设非遗工坊、现代工坊、旅游、参观、体验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黔宝金店展品广受欢迎。摄影 刘青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借助进博会国际展会平台,也希望让更多国际友人知道贵州民族文化与手工艺品。”黄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不断创新设计,让传统与潮流产生共鸣,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黔宝金店展示品。摄影 刘青
苗药与文化的跨界同样精彩。“作为中国苗药唯一的中华老字号,胡三帖向上海述说着精彩的贵州故事,只要贴三帖,效果特别好。”在贵州胡三帖集团展台前,贵州苗药引起不少参展商关注。
作为贵州省苗药产业的龙头企业,胡三帖经过近30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传统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特色农产品和茶叶等大健康全产业链为一体的集团化综合性企业。

贵州苗药展台。摄影 刘青
“此次参加进博会也是为了明年来上海开设自营店做准备,目前已在选址当中。”贵州胡三帖集团董事长胡世卿告诉记者,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客户,胡三帖广东中心即将开业,为了将贵州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公司还准备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开设店铺,向世界展示贵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提及贵州,始终绕不开白酒,今年贵州馆内的白酒展台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贵州酱香型白酒肯定没话说,是否可以考虑到新疆喀什开店呢?我们哪有很多外国友人喜欢贵州酱酒呢。”话语间,来自喀什的参展商徐开国小酌了一口手中白酒:“绵柔、醇香...…真是好喝。”
“好的呀,西北地区正好是我们金沙酒业的空白,有机会一定去。”对于新疆展商的邀请,金沙酒业市场专员廖旭连连回答。

金沙酒业工作人员与参展商互留联系方式。摄影 冯倩
今年进博会,金沙酒业不仅带来了摘要最新系列产品千里香汇,还有不同价位以及应用场景的白酒。“每天都能留下二、三十个国内外参展商联系方式,接下来会继续加强跟踪联系,争取借助进博会国际优势,拿下国际大单。”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一次进博会上,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带来了雷山银球茶,雷公山清明茶和雷山云雾红茶三个产品,并受到现场参展商的喜爱。
“参加此次进博会,希望让更多的国际参展商认识到雷山茶,也非常期待大家来品尝我们雷山茶,让贵州茶飘香世界。”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销售专员姚莉丽说。

黔玉超与山石榴签订合作协议。摄影 刘青
贵州老字号企业首次亮相进博会,也是收获满满。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所带来的腊肉制品,在开展第二天就销售了4万余元,不仅如此,还与山石榴(上海)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500万元。
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常玉说:“之后山石榴公司用货量每周将达两吨左右,这对公司进入上海奠定了基础,也为贵州农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探索了路径。”
当前,贵州共有“贵州老字号”企业217家,其中,“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7家。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将从强化品牌培育、深化场景融合等方面,特别是加强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合作,联合电商平台拓展跨境销售渠道,接续讲好贵州老字号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编辑 向莉君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