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一定就是坏事吗? 经常生“这几种病”,可能会更健康长寿

张阿姨今年刚刚退休,热心跳广场舞,身体看着也挺硬朗。可她却有个让家人特别担心的毛病——隔三差五就感冒,有时发点低烧,有时肚子一吃坏点东西就拉肚子,还总是动不动就出一身大汗。她儿子天天催着她去医院查个透,生怕是有什么严重问题。但医生看完体检报告,反倒安慰他们,说:“身体太‘干净’,才是麻烦。偶尔这样出点‘小状况’,反倒说明免疫力活跃。”这让一家人一头雾水,难不成这病还得生?

其实,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还停留在“不得病就是好身体”的阶段。一旦哪里不舒服,马上就想着是不是身体垮了,是不是要吃药控制。

但有时候,身体的一些“小病”,恰恰是在帮你排查问题,是在训练自己的免疫系统。

先说说感冒。绝大多数人一年都会感冒一两次,有的人多一点,一年三四次。很多人一感冒就烦,马上开始吃各种药、捂汗、喝姜汤,恨不得一天就好。

但感冒本身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反映的是你免疫系统在跟外来的病毒打仗。如果你每次感冒都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并发症,那就说明你的身体抵抗力还挺灵敏。

有研究表明,那些从不感冒的人,未必是免疫力强,也可能是免疫力迟钝。长期处于“无战斗状态”的免疫系统,真的遇到大病毒、大细菌,可能反应不过来。

再来看发烧。很多人一发烧就慌了,生怕脑子烧坏了,赶紧吃退烧药降温。但发烧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体温升高,能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繁殖速度,还能促进白细胞的活跃程度,是身体在调动防御系统。尤其是38度以下的低烧,很多时候是自限性的,过几天就能自行退下去。非要急着退烧,反而打断了身体的防御节奏。

一个日本的健康调查显示,成年人每年经历两到三次发烧,身体整体代谢能力和免疫水平比从不发烧的人更强。这个结论听上去不合常理,但确实有数据支撑。身体偶尔发烧,是在检修系统。不是每一次发烧都该被视为威胁。

说到出汗,情况就更有意思了。现代人越来越不爱动,一天坐八个小时,上下班靠车,动不动就开空调。一年到头,难得出一身汗。可出汗,本来就是身体排毒、调节温度的重要方式

有研究发现,汗液里不仅有水分和盐分,还含有微量的重金属代谢物,比如铅、汞等。尤其是通过有氧运动、大量出汗之后,皮肤的循环速度加快,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能跟着改善。

不少老年人常说自己“越不出汗,身体越沉重”。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汗是身体的通风口,堵上了,体内热量和毒素没法排出去,容易内耗。

适当运动、常出汗,不但能保持新陈代谢,还能让血压、血脂保持更稳定的状态。那些常年出汗少的人,往往身体更容易乏力,抵抗力下降得更快。

还有一个让人最抓狂的小病——腹泻。一吃辣的、一吃凉的,肚子就不老实,跑厕所成了家常便饭。很多人以为是肠胃差、消化系统弱。

但其实,腹泻多数时候是身体在排除不干净的东西,是急救反应。吃坏东西,身体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赶紧往外拉,把细菌和毒素及时排掉

如果这时候硬压着不让它泻,反而会让毒素在体内累积,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炎症。

当然,如果腹泻频繁到影响日常生活,或者每次都持续太久,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事。但一般那种一天两次、拉完舒服了的腹泻,完全不必过度担忧。

反倒是那种“怎么都不拉,吃什么都没反应”的肠胃,容易出慢性积食或者吸收障碍的问题。一个正常运作的肠道,是有节奏、有应激反应的,偶尔腹泻一下,也是在做清洁。

这些所谓的“小病”,看似让人烦躁,但背后其实藏着身体自我调节的智慧。就像一辆车,时不时跑一下,机器动一动,油路转一转,不但不会损坏,反而更耐用。如果一直停着不用,反而更容易出毛病。

而且不少老年人都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年轻时候爱动,常运动、常出汗,不怕感冒、不怕累,反倒不容易得什么大病

还有人做过调查,对比了两组老年人:一组是年轻时习惯吃得清淡、常运动、有规律作息的,另一组则是习惯“保养式生活”的——不感冒、不发烧、基本没腹泻、什么都小心翼翼。

结果前一组活得更久,病痛更少。很多医生也都提到一个词,叫做“免疫锻炼”,说白了就是让身体自己去经历、去修复,从而变得更强。

这不是说要去“故意生病”。而是说,对一些非严重、可自限的小病,真的不需要太紧张。不是所有不适都得控制住,强行掐灭的。有时候身体是在通过这些不适,告诉你它在努力工作,也在不断进化。

真正该担心的,是你从不感冒、不发烧、不出汗,也不腹泻,却每天都觉得疲惫,睡不着觉,血压时高时低,情绪起伏大。

这些“无病之病”,反而更难查,也更危险。身体就像一个工厂,如果一直看着风平浪静,也许是机器根本不转了。

现代人太习惯追求完美状态,吃个保健品、测个血压、睡个觉都讲究“指标”,但忘了身体是有弹性的,有时也需要一点波动。不能把所有偏差都视为错误,把每一次感冒、发烧、出汗、腹泻都当成敌人对待。

多了解一点身体的信号,其实就能少一点恐慌。生病不一定是坏事,经常出点“小毛病”的人,也许身体才是最活跃的。与其一味追求“零疾病”,不如学会跟身体好好相处,理解它,信任它,放它自由一点。这样的人,往往才更容易走得长远。

参考文献:

[1]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655-660.

[2]低热发热机制及意义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4,17(3):183-188.

[3]排汗对人体微量元素排出作用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5):614-6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养生   长寿   可能会   坏事   健康   身体   小病   毒素   细菌   老年人   免疫   血压   状态   习惯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