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怕湿怕肿?只需要煮饭时加上它

今天(20日)正式入伏。今年三伏到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包含了小暑、大暑、立秋等节气,包含了一年中最热的几个节气。


此时高温湿热,人体易感湿气困重,正是需要祛湿健脾的时节。赤小豆凭借其显著的利水祛湿功效,成了这个时节的养生佳品。


赤小豆是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因其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李时珍称其为“心之谷”。日常多将赤小豆与大米一起煮饭熬粥,因此它被称为“饭豆”;赤小豆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突出,所以它又被称为“祛湿豆”

赤小豆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功能成分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提示赤小豆有利尿、抗氧化、保护肾脏、改善肝功能等作用。


赤小豆的应用


水肿: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胀满感明显等。


风湿热痹: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


痈肿疮毒: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如化脓性感染的症状。


赤小豆的日常用法及用量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将赤小豆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即成。该粥降火利水、消烦通乳,尤宜于小便不利、反复口腔溃疡、产后浮肿及乳汁不下等病症。


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100克、鲤鱼1条。赤小豆加水浸半小时。起油锅,煎鲤鱼,加水和赤小豆及适量生姜、料酒,大火烧沸改小火焖至豆熟。该汤理气和血、利尿消肿,适合肝硬化腹水、妊娠水肿、产后缺乳等病症。


五红汤:花生30克、大枣10颗、赤小豆30克、枸杞子8克、红糖40克。将赤小豆和花生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晚;后将赤小豆、大枣和花生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小火焖煮至赤小豆烂熟,大约1小时;在锅中加入枸杞子,再煮几分钟;最后放入红糖,待其充分融化后搅拌均匀即可。该汤益气养血,对于心脾气虚或心血亏虚的人群来说,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赤小豆与薏苡仁同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赤小豆与白茅根同用,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的作用;赤小豆与鱼腥草同用,有解毒排脓的作用。

不宜食用人群


赤小豆有利尿作用。阴虚而无湿热症状、小便频者、孕妇不建议食用。另外因可能引起腹胀等不适,身体瘦弱的人群、消化功能较差的小儿不宜过食赤小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养生   伏天   赤小豆   作用   水肿   鲤鱼   粳米   花生   枸杞子   功效   大枣   放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