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归来——归来的不仅是兽首,还有闪耀千年的“吉金”

“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正在安徽博物院如火如荼地展出。很多小伙伴会问,除了兽首,还有什么其他的展品值得一看?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特展青铜器板块里的一些国家一级文物。

铜是人类较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由于新铸造的青铜器色泽呈现金黄色,古人将其称之为金,又因其常用于祭祀等吉礼,故称之为“吉金”。所以此次展览的青铜器板块也叫“吉金耀彩”。


凤鸟尊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这件西周早期凤鸟尊,通体为昂首挺立的凤鸟,头顶花蕾状高冠,勾喙前伸,长尾披垂。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挺立一只小凤鸟,一副神情怡然的样子。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等纹样,繁复而美观。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格外崇尚凤鸟,商人以此为图腾,周人则将之视作民族的守护神。


神面卣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此卣属扁圆体类。子母口,器体口沿甚高,颈部微束,鼓腹,圈足起棱。器盖较高,顶呈圆拱状,近沿部呈直壁。拱形提梁跨于器颈长径两端。这件青铜卣造型和装饰奇特,艺术水平极高,被推断为西周早期康王、昭王时期陕西宝鸡一带的器物。


遂公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形制近于簋,西周中期偏晚开始流行,春秋前期已罕见。遂公盨的形制在盨的序列中较早,从鸟纹的特点看,属于西周中期后段。

遂公盨的内底有铭文共10行98字,铭文开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后篇论述的是“为政以德”。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


立兔形典尊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立兔形典尊是西周时期的兔形尊,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通高13.5厘米。立兔三瓣豁嘴,四瓣蹄,两只大耳上举,短尾下伏,形象十分写实,它的背上还有一只伏卧的小兔作为器盖的钮。颈上铸铭文13字。是西周时期一位名叫典的贵族,为纪念周王的赏赐而制作。

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家”,是文物的物理回归,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归;是参观者深情地凝视,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安博,一起见证“国宝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历史   国宝   千年   西周   公元前   铭文   青铜器   文物   大禹治水   形制   拱形   时期   后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