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想去上学我用反向思维回应,不再抱怨和对抗,主动回学校

这两天,孩子一直在对抗和抱怨,跟我吵,要求每晚都要回家,怎么劝都不听。还一个劲拿不上学和摆烂来威胁我。

一言不合就开启飞怼模式,我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我也被孩子闹腾到濒临崩溃,眼泪没停的掉,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突然性情大变的孩子。

似乎又回到了记忆中那个浑身是刺的小孩,无力应付,身心俱疲。

01

当整个人被娃的负情绪和戾气席卷的时候,无处躲藏,直接僵在那了。

我想不通一直积极向上,沟通良好的娃,怎么瞬间因为一些事,就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和执拗。

似乎用上了他浑身的刺,来扎人,不容商量,也不容质疑。

多次都拿不上学和不学习,或者上课睡觉来对抗我。

有种被搞到走投无路之感,我的状态也很不好。

前天晚上几乎没睡,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不去学校怎么办?担心孩子非坚持每天早晚花一小时也要回家,我该怎么说服。

基于对孩子的了解,我知道他决定的事,我根本说不通,起码在短时间内会一直折磨我和虐我。

孩子太知道我的七寸在哪,我舍不得他难过,我不想让他耽误学习,我不忍心看他痛苦。

所以,轻易地就拿伤害自己为由,精准拿捏到了我的软肋。

是的,我不敢冒险强硬,生怕孩子再出心理问题,我也不敢在高三最后一年跟孩子对着干,消耗的是他不可逆的时间。

很无力,也很煎熬,太担心孩子再像之前一样状态不稳,情绪波动再耽误一年半载,他的学业该怎么办?

02

前两天,我焦虑到像溺水之人,拼命想抓住救命的稻草,自己也开始在情绪的漩涡中翻滚。

我怕孩子真不上学,真不好好学习,真的会任性到底,会跟我一直对抗。

前天几乎一晚上没睡,守着孩子听他熟睡的声音,脑海里不断盘旋:

我要怎么办?怎么让孩子回心转意,怎么放弃执念。

越想越怕,越怕越不安,越不安越睡不着。

实在很困的时候,闭上眼,可是眼前浮现的都是模糊的碎片以及湿了眼眶的泪水,无声滑落。

怨恨自己,为什么早点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幺蛾子?也后悔早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太过极端,才会让孩子变得又任性又敏感,又固执又情绪化。

虽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但我始终没有对孩子说一个字,只是在他转身的那一个瞬间,才绷不住开始泪流成河。

即便我再怎么难过,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崩溃,要波澜不惊,替孩子遮风挡雨,做好大后方的支援。

因为此时的孩子,虽然任性和歪理满堆,但是纠正和说教,发火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反向思维就是包容,理解和沉默,不认同也不评判,不接受也不反驳。

冷一冷,退一退,缓一缓,从长计议。

孩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不劝不反驳,也不质疑,只是接受和先听他的。

在孩子情绪激烈时,什么道理和语言都显得苍白,所以干脆就闭嘴,只陪伴,倾听和按他的心意。

不想去学校就不去,想回家就回,一句不劝,也不反对,先稳住孩子情绪,给他一点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03

前两天都很难,孩子说什么就什么,想一出是一出,但炸弹都得我来挡。

吃不下,睡不着,每天状态像神游,散步没心情,一天只吃几口饭,书也读不下去,感觉用一口仙气在支撑,闭上眼就感觉头晕目眩。

孩子可能感觉到我精神不佳,怼我更狠了:

就因为学习,至于吗?我凭什么就不能有自由,凭什么我就要听你的!

我还是不反驳,不生气,温和跟孩子说:

咱们能不能好好说话,控制一下情绪,我希望能和你好好沟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孩子发了很大的火,说高三就这样吧,摆烂吧!不学了!休学算了。

听着要心碎了,眼泪在打转。我没有跟他吵,也没有纠缠下去,回了自己房间做正念呼吸练习,无力又心痛。

我薅了一年多的孩子,成绩从暴跌又拉上来,从满怀信心要冲刺高三,要用最后一年给自己交出满意的答卷,怎么一念之样就这样了!

不管我有多难过,我都不发火,不给孩子讲道理,也不埋怨,只是跟孩子保持空间上的隔离。

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知道用言语刺激孩子更暴怒,肯定是错的。

深呼吸,正念转念,沉默和安抚自己,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睡到后半夜,我的心脏剧烈的疼痛,无法呼吸,一瞬间身上全是汗,虚弱无力,感觉分分钟要猝了。

有点害怕,我去孩子书桌上找中吃药,孩子半睡半醒问我:

妈妈,你怎么了?咋还没睡,你不能再这么累了。

我说自己突然出了好多汗,心脏很疼很疼,一躺下就感觉呼吸不过来,妈妈有点害怕,我可以抱抱你吗?

然后孩子就把他的胳膊伸出来,像我小时候抱他一样,放松之后我的心脏慢慢不疼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熟了。

时隔八年,还是孩子第一次跟我这么亲密,好像自打五年级以后就基本没有肢体接触了。

今天早上孩子问我:

你去送我去学校吧,我想好好学习了。我决定不任性了,听你的去直面问题。

有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路上我跟孩子聊了很多,也表示:

妈妈特别爱你,你有任何问题,我都会和你在一起,帮你梳理,觉察,提供给你需要的任何帮助。

孩子也终于不再刺毛和对抗了,说话的声调都变得温柔和温顺了。

后来,我对孩子说了一段话:

遇到问题,不能因为难受和情绪,就逃避问题,然后把自己干掉,这样蛮傻的。让自己悲伤欲绝的大事,对他人来说只是轻如鸿毛的小事,因为人和人的悲欢并不同步,经历也完全不相似。这很正常,给自己时间去接纳和修复。

在这三天最艰难的时刻,我对孩子零指责,评判和说教,只是倾听和闭嘴,然后将自己的负情绪自我消化和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育儿   主动   思维   孩子   学校   情绪   感觉   任性   无力   心脏   担心   瞬间   状态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