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被捧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印度越南,如今成了外资“劝退现场”?富士康印度工厂频繁停电,转头砸20亿加码重庆园区;《华尔街日报》无奈承认,跨国公司绕了一圈才发现,最靠谱的还是中国西部。其实,企业建厂和普通人找工作一样,图的就是个踏实稳定,中国西部凭这份“靠谱”,硬生生接住了全球制造业的橄榄枝。
最近,重庆的招商成绩单看得人眼花缭乱,2025年11月的欧洲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28个项目一口气签约975.5亿元,比去年的87亿翻了十多倍。德国思灵机器人去年刚落地,今年上半年营收就逼近4000万;意法半导体不仅建了碳化硅工厂,还专门设了人才培训基地。

不只是重庆,川渝地区现在包揽了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电子信息产业成了响当当的名片;合肥更猛,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02万辆,百公里内就能凑齐所有零部件供应商,上午下单下午送货成了常态。
再看印度,人口第一的红利没兑现,反而成了外资“坟场”。2024-2025财年印度净FDI暴跌96.5%,从近100亿美元骤降到3.53亿美元,2025年8月更是跌至-6.16亿美元的负值。有印度工程师吐槽,工厂一周能停四天电,车间里的发电机噪音大到说话得喊着来。三星在诺伊达建手机厂,光拿土地审批就花了两年多,中间还因村民抗议多次停工,这样的效率谁能扛得住?
越南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2023年夏天一场高温引发全国大停电,鸿海、立讯等大厂直接损失14亿美元,只能偷偷从广西买电救急。基建更是让人头疼,胡志明市的地铁修了17年才通车,全国六成以上公路是双向两车道,下雨就坑坑洼洼。有货代老板说,从越南工厂运货到港口,比从重庆运到上海还慢三天,物流效率实在拉胯。

中国西部能脱颖而出,靠的全是实打实的硬实力。政府服务特别利索,梅塞尔气体建三期工厂,有专人盯进度、配齐要素保障;重庆的“AI+企业码上服务”,企业有问题扫码就解决,不用跑断腿。产业配套更是成熟,重庆前10个月笔记本电脑出口1263.2亿元,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国家2025年更新的西部鼓励类产业目录,光重庆就有46项,从VR设备到生物医药全覆盖。更关键的是物流,重庆到上海的高铁一天十几班,物流成本比十年前降了20%,比从越南运到美国还划算。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份额稳在30%,西部多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冲进全国前十,四川1-2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2.0%,宁夏1-9月制造业增长12.6%。美国分析师直言,喊了五年供应链多元化,最后只是从中国沿海搬到了西部。有合肥汽车配件老板考察越南后直接放弃,不是不想省工资,而是那边连合格的模具工都难找,算下来反而更贵。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