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图弟 地图帝
2025年10月09日 22:31 上海
很多关注历史的朋友会疑惑,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中国历朝距离西伯利亚更近一些,为什么沙俄翻山越岭到远东占领了它呢?近百年来无数人从历史、科技、人口、民族精神等做出过分析,但没有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或许不是单个原因,笔者总结了四大因素,大家接着往下看。
俄罗斯在亚洲的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其中西伯利亚有1036万平千米,再加上雅布洛诺夫山和外兴安岭以南等地。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占北亚的大部分,面积约1036万平方千米,东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西至乌拉尔山脉,南至哈萨克丘陵、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外兴安岭,分为三大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西伯利亚约有600万平方千米永久冻土,深度一般200-500米,最深可达1500米。
【西西伯利亚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大致在中西伯利亚高原、哈萨克丘陵-萨彦岭、乌拉尔山脉、喀拉海之间,东西宽1000-1900千米,南北最长2500千米,面积约2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亚马孙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中、北部海拔50-150米,西、南、东地区海拔为150-300米,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都注入北冰洋。
鄂毕河平均流量为12475立方米/秒,放在我国居第三位,在长江、珠江之后。
鄂毕河有两个源头,源头之一是卡通河,以此为源头鄂毕河长4315千米,如果不算上游卡通河,以鄂毕河为名的河流仅3650千米。鄂毕河源头之二是额尔齐斯河,以此为源头长5410千米,而我国黄河长约5464千米。
鄂毕河下游经常泛滥且蒸发微弱,地表多沼泽、湿地,加上结冰而排水不畅,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沼泽和洪泛区。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是一个洪水玄武岩高原,南北最宽处都是约2000千米,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中西伯利亚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500至700米,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很大。
叶尼塞河平均流量约1.98万立方米/秒,放在我国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西伯利亚三大河中水量最大的,也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也是流入北冰洋水量最大的河。
叶尼塞河长约5539千米,居世界第五,是俄罗斯最长的河,而我国黄河长约5464千米。
叶尼塞河有三个源头,如果从小叶尼塞河算起,约4102千米,从大叶尼塞河算起,约4092千米。如果以色楞格河-贝加尔湖-安加拉河算起,达到5539千米。
【东西伯利亚山地】
东西伯利亚山地西起西起勒拿河,东至太平洋沿岸,包括楚科奇山脉、上扬斯克山脉、切尔斯基山脉、科雷马山原、克里亚克山原、朱格朱尔山脉、外兴安岭、雅布洛诺夫山等。东西伯利亚山地面积约4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700-1500米。
勒拿河长约4400千米,居世界第十一位。勒拿河平均流量约16871立方米/秒,放在我国居第二位,比长江的一半稍多,排在珠江前面。
勒拿河的源头距贝加尔湖只有7千米,位于贝加尔湖西侧的贝加尔山上。贝加尔湖古称北海,就是苏武牧羊之处。
勒拿河有两条重要支流,东侧是阿尔丹河,发源于外兴安岭西南,长约2273千米,平均流量5060立方米/秒。西侧是维柳伊河,长约 2650 千米,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平均流量1700立方米/秒。
勒拿河拿河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一年中大约七个月,勒拿河三角洲被冻结为冻原,在五月份之后,有几个月郁郁葱葱的湿地。
【西伯利亚人】
俄国占领西伯利亚之前,这里生活着大小几十个民族,比如鞑靼人、汉特人、图瓦人、通古斯人、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偌大的西伯利亚只有几十万人口。
尽管大多数人仍从事狩猎、驯鹿等较为原始的生产方式,有一部分从部落发展为基本的国家形式,比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
【因素一:蒙古人】
仅从地理上分析的话,有人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西伯利亚一年中大半时间冰天雪地,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华夏农耕文明对这片不毛之地没有想法,久而久之让沙俄钻了空子。然而中原文明看来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亚,对沙俄来说同样不能和欧洲相提并论,让中原人难以忍受的极寒天气,对沙俄人来说同样冰冷刺骨,导致沙俄捷足先登的原因,绝非如此草率和肤浅。
改变东欧斯拉夫人血液和思维的,可能是蒙古西征。
1303年,第二代君主尤里继承莫斯科大公之位,其为人残忍且狡诈,常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尤里向金帐汗月即别宣誓效忠,甘作鹰犬,不断巧取豪夺聚敛金钱,再年复一年地进贡给金帐汗国财物和美女,金帐汗的众多妻妾和子女也是伊凡重点贿赂的目标。尤里迎娶金帐汗月即别的妹妹康查卡为妻,常利用蒙古军队为虎作伥,莫斯科公国成为蒙古人最信任的公国之一。
蒙古人统治东欧的时间有两百多年,俄罗斯现在有五个一级行政区,是当年为安抚蒙古后裔形成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靼鞑斯坦共和国。除了这五个共和国,其他地区的俄罗斯人,一部分也具有蒙古人基因。当年莫斯科公国的贵族有不少与蒙古人通婚,西方有句谚语:“剥开一个俄国人的皮,就会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脉。”
【因素二:哥萨克骑兵】
俄国的迅速扩张第二个重要因素,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最初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民族中的一些农奴和城市贫民(主要是青壮年),被迫流落到辽阔的草原上,劫掠行商,袭击村镇。这些人随落草为寇,但战斗力不俗,逐渐建立军队,俄国、波兰等官方便开始招安,编入殖民军。对比北宋时期的宋江,朝廷招安后,派宋江军北征辽国,南平方腊,总之不养闲人,一定是派他们去打仗。
沙俄招安哥萨克骑兵后,给他们发俸禄,甚至给首领分封土地,哥萨克骑兵成为沙皇俄国向中亚、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侵略扩张的急先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西伯利亚汗国,势力范围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人口20万,第一大民族是鞑靼人。汗国都城西伯利亚城,即今额尔齐斯河与托博尔河交汇处的托博尔斯克。
1581年,哥萨克的一位首领叶尔马克,率840人,向西伯利亚汗国进军。
1582年,哥萨克骑兵开进汗国都城西伯利亚城,库楚姆汗逃往南方,与沙俄周旋了17年,最终还是国灭身亡。
从15世纪到18世纪,莫斯科公国和沙皇俄国,先后兼并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等蒙古系汗国,俄国人平推至楚科奇半岛,甚至进入黑龙江流域,若不是大清这个拦路虎,他们可能把蒙古高原也给吞了。
【因素三:热兵器】
西伯利亚的诸多蒙古系游牧民族,为何在沙俄面前不堪一击呢,这又和兵器升级有关。
在火器大规模用于战争前,马背上的民族用弓矢和弯刀,对东欧有压倒性的优势,此时斯拉夫人,能在匈奴人或蒙古人的铁蹄之下苟且偷生就算命大了。
当枪炮大规模装备后,形势发生了逆转,满清和沙俄其实都是火器大国。携带火铳和鸟枪的沙俄为金帐汗国画上了句号,清军则灭掉了准噶尔汗国。
俄国越过乌拉尔山脉东侵西伯利亚,几乎要跨越所有大河,因西伯利亚三大河,都是南北走向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清朝疆域含蒙古高原,那时若顺西伯利亚三大河而下,可直达北冰洋,清朝其实有很大机会控制西伯利亚,那为何被俄国捡漏呢?只因清朝自废武功,搞了“柳条边”。
【因素四:清朝撤出东北】
1668年(清圣祖康熙七年),为防止关内百姓进入东北,清廷不再允许百姓从关内向关外移居,保留大片荒野方便八旗骑射围猎。清朝中期更是严禁擅入,宁可让东北荒芜掉,史称“柳条边”。
在东北封禁的两百年间,东北到处是荒域废堡,败瓦残垣,处在与中原隔绝的状态,沃野千里,人口最少时却只有三四十万。
清朝原本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却不想阻挡了关内百姓,被俄国抄了老家。由于“柳条边”禁令,广袤的东北大地无法形成与俄军抗衡的人口规模,有些地方更是无人区。
东北没有人,清朝连外兴安岭到黑龙江这个范围都没保住,更不用提争夺西伯利亚了。
西伯利亚落入沙俄之手,这也是今天我们北方地缘格局的大致框架。如今西伯利亚占俄罗斯面积的七成,它也由此成为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恐怕没有之一。
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要昼警夕惕,常备不懈。
文:闫老师,北京大学 硕士 博士,专业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某高校教师,欢迎探讨。
地图帝,左图右史,历史地理不分家,每篇都是地图盛宴。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