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一年倒闭30万家,不是缺客人不是电商冲击,而是自己作垮的

人们总觉得,理发这门手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刚需。

毕竟头发总会长,脑袋总要打理。

可你有没有发现,街边那些曾经灯火通明的理发店,最近关门的特别多?

数据显示,光是今年的前九个月,就已经有22.4万家相关的企业被注销或吊销。

而在2020年之前,这个行业曾以每年新增约17.6万家店面的速度野蛮生长。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价格刺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剪一次头发成了一件需要下定决心,甚至有点“肉痛”的事情。

过去五年间,全国理发店的平均价格竟然悄悄上涨了85%,这个涨幅比很多东西都跑得快。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价格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走进一家店,基础的洗剪吹服务,价目表能从33块钱一直拉到1520块钱,仿佛剪的不是头发,而是某种奢侈品。

在新一线或二线城市,随便进去消费一次,客单价也轻轻松松就飙到260元以上。

逢年过节,更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

春节前夕,不管你是不是会员,价格都要狠狠地跳一跳,仿佛大家的头发到了年底会自动镶金边。

这种操作,早已成了行业里心照不宣的惯例。

而支撑起这套价格体系的,是理发店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

理发师不叫理发师,被冠以“设计师”“总监”等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头衔。

帽子越大,收费越贵。你的头发由谁来动剪刀,直接决定了你钱包的瘦身程度。

店家总会告诉你,涨价是因为房租、水电、人力这些硬成本都在涨。

这话或许不假,但成本的转嫁远不止于此。

许多理发师为了提升所谓的“技术”,需要自费参加各种昂贵的培训课程,一次就要一两万块。

这笔钱最终,还是会一根一根地,从顾客的头发上“剪”回来。

一张卡“贷”来的末路

比涨价更让人心力交瘁的,是那句仿佛带着魔咒的问候:“帅哥、美女,办张卡吧?”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推销,而是许多理发店赖以生存的核心模式,也是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小小的预付卡,在店家眼里,根本就不是为了锁定顾客,而是获取“无息贷款”的绝佳工具。

他们用打折、送服务等蝇头小利作为诱饵,把顾客未来的消费提前预支到自己手中,这笔钱便成了他们维持运营甚至疯狂扩张的启动资金。

在那些连锁品牌里,给理发师下达高额的办卡任务是家常便饭。

办卡数量直接与他们的绩效、收入甚至去留挂钩。彻底改变了理发师的角色,他们不再是专心于手艺的匠人,而是一个个背着KPI的销售员。

你的发型好不好看可能不重要,但你的卡办了没,至关重要。

在这种模式的驱使下,理发师和顾客之间原本简单的服务关系,变得紧张而扭曲。

每一次理发,都可能演变成一场关于办卡的心理博弈,让人倍感疲惫。

消费者花了钱,却买不来安心,反而要时时担心这家店会不会突然人间蒸发。

“职业跑路”这个词的出现,就是对这种畸形生态最辛辣的讽刺。

一些人专门利用预付卡模式,在短时间内快速圈钱,然后关店消失,换个地方重操旧业。

这种行为,如同锋利的剪刀,一刀刀剪断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信任被剪碎之后

当办卡成了唯一的信仰,手艺和服务自然就被抛诸脑后。

理发师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琢磨话术、完成销售任务上,哪还有心思去钻研技术、提升审美?

结果就是,价格越来越贵,服务却越来越敷衍。

消费者不是傻子,一次两次被忽悠,时间长了总会清醒。

当他们发现,自己花了大价钱办的卡,换来的却是水平飘忽不定的服务和永无休止的推销时,用脚投票是必然的选择。

信任的堤坝一旦崩溃,就再也难以修复。

这股倒闭潮,在不同级别的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烈度。

数据告诉我们,三四线城市的倒闭率高达26.3%,远远超过一线城市的18.73%。

这或许是因为,小城市的市场更小,人际关系更紧密,一旦一家店的信誉崩塌,坏名声会迅速传遍全城,再无翻身之地。

整个行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生存和扩张,疯狂推行预付卡模式。

为了推销预付卡,牺牲了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糟糕的体验导致顾客流失,信任破产。

顾客的离去又加剧了生存危机,只能更加变本加厉地从剩下的人身上“榨油”。

这就像一个在沙滩上用沙子盖楼的孩子,楼盖得越高,根基就越不稳。

预付卡带来的现金流,就是那潮湿的沙子,看起来能暂时粘合一切,但当信任的潮水退去,整座大厦便会瞬间崩塌。

结语

回过头来看,一年倒闭30万家理发店,这声惊雷背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商业逻辑。

它不是因为缺少客人,更不是什么电商冲击,根子就出在行业自身。

当一个以手艺和信任为本的行业,集体迷上了金融游戏,把心思从如何服务好一颗颗脑袋,转移到了如何掏空一个个钱包时,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他们亲手剪断了与顾客之间的信任纽带,最终也被自己营造的泡沫所吞噬。

这不只是理发行业的悲剧,更是对所有服务业的警示。

任何试图走捷径、玩套路、透支信用的商业模式,无论短期内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终究都只是昙花一现。

因为生意最坚实的根基,永远是人心。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3·15典型案例|免费造型实为骗局,“职业闭店”套路满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科技   理发店   客人   理发师   头发   顾客   行业   城市   手艺   模式   价格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