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一款网络游戏《丝路传说》让无数玩家踏上虚拟西行路:从长安出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天竺,商队载宝、驼铃悠远、石窟壁画藏于沙石间——这份旅途不仅不孤单,更让全球玩家触摸到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魅力。
看见:数字技术敦煌纹样 “活” 起来
如今在第四届数贸会上,千年丝路文化焕新登场。人工智能馆内,12幅敦煌未开放壁画借VR数字展厅“复活”:戴上头显,就能身临其境走进古代地宫;操纵遥感,可随九色鹿入画飞天。“我们采用了剪纸风格来复原敦煌纹样。体验者中不少都是‘洋面孔’,出乎预料。”纹样科技动画制作人王伟说,未来他会探索中国纹样出海的更多可能性。
同样聚焦丝路文化的还有擅长打造大空间VR体验的川核灵境。“我们对敦煌IP的改编,核心是用技术‘还原质感’。”项目负责人表示,8K高精度纹理能清晰呈现壁画裂纹,大空间技术让虚拟场景里的服装纹样、建筑细节都经得起细看,“玩家置身其中,不是‘看’丝路,而是‘走进’丝路——这种可触摸的历史感,才能让丝路文化真正突破地域,被更多人理解。”
听见:敦煌壁画里的千年古乐 “响起来”
数字文娱馆里,另一种“数字丝路”更动人心:箜篌、琵琶无需演奏者苦练,机器学习就能让人抬手隔空奏响;榆林窟第25窟沉浸式音乐展厅犹如时光隧道,藏着让千年音乐“重生”的巧思。
今年9月初,“敦煌石窟互动音乐特展”团队成功完成105件敦煌壁画仿制古乐器的制作,全方位还原了敦煌壁画中乐器的风貌。
“敦煌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上千年时间里,一部分音乐得以保留,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失传了。我们采用沉浸声、数字驱动、三维建模、AI图画活化等技术,就是想让壁画里的乐器‘走’出来,让沉寂千年的敦煌音乐文化重现于数字时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姜超迁表示,互动音乐展示让这些灵动的声音,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参展代表参观体验。埋藏在石窟中的悠悠古乐正沿着数字丝路走向世界舞台。
遇见:数贸搭台丝路电商合作“赚起来”
千年丝路不仅是文化交流的通道,更是重要的贸易纽带。当前,数字化则为丝路电商伙伴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比重42.8%,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6%;2024年浙江与“丝路电商”伙伴国进出口额已达1.7万亿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中国有主动开放的积极举措,有技术发展的坚实支撑,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大有可为。”本届数贸会上,主宾国印度尼西亚带来超50亿数字化转型采购需求,500位来自 “丝路电商”伙伴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代表出席“丝路电商日”,国际客商报名数达1.1万人,比上届增长64%,预计采购总额将破300亿元。
从悠悠驼铃到“丝路电商”,这条连接东西的通道从未中断。未来,浙江将借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拓宽“丝路电商”合作边界,让更多中小企业、卖家与消费者,共享这条“数字丝路”的发展红利。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