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那么恨我们?看完甲午海战,你就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对中国的那股子敌意挺深的,但很多人觉得这事儿是从甲午海战开始的。其实不然,这恨意早埋下种子了,得从明治维新前后说起。

那时候,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型,内部乱成一锅粥,外部又被西方列强逼着开门。明治政府上台后,赶紧学西方,搞工业化、建军队,但资源少、地盘小,发展起来总觉得缺什么。他们的对华政策,就从这儿开始变味儿。

简单说,日本把中国看成是现成的“肥肉”,既能抢资源,又能转移国内矛盾。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就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第一步占台湾,第二步吞朝鲜,第三步进满蒙,第四步灭中国,第五步称霸世界。

这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侵略路线图。明治维新后,日本废了武士阶层,很多旧武士失业闹事,他们就想通过对外打仗来稳住局面。1873年,西乡隆盛那帮人就嚷嚷着征韩,借机对外扩张。结果内斗先爆发了戊辰战争,但对外的野心没消停。

说起恨意的种子,得提吉田松阴这号人物。他的观点是,打不过欧美,就从亚洲邻国下手,中国就是头号目标。他办松下村塾,教学生兵法,强调从朝鲜进攻中国东北。1859年,他因反幕被杀,但学生们后来成了明治核心,推动了扩张政策。

另一边,福泽谕吉也学西方,1860年访美,回来办庆应义塾,推广启蒙。1885年,他写《脱亚论》,说日本要跟欧美混,甩掉中国和朝鲜这些“落后国家”。这文章在日本报纸上刷屏,慢慢让民众觉得中国是野蛮的,交往就是耻辱。

日本还派间谍到处渗透。1884年中法战争时,日本间谍在上海、福州窃取海防情报。甲午前,日本间谍数千人,自费来华,化装成中国人,统计军队、铁路、粮食产量。有的渗入清军,甚至北洋海军。

甲午海战这事儿,日本蓄谋已久。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日本联合舰队绕清舰尾部,用速射炮轰,致远舰邓世昌想撞敌舰,中弹沉没,经远舰林永升也阵亡。北洋舰队损失大半,丁汝昌受伤。2月,威海卫陷落,清舰自沉,战争结束。

甲午后,日本没停手,1904年,占领东北,1915年,二十一条逼中国让步。恨意成了国家红利,抢了东西还怕丢。日本行为弱国变强,先抢弱邻。中国当时腐朽,日本钻空子,但这不改侵略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历史   甲午   海战   日本   中国   明治维新   朝鲜   北洋   明治   间谍   东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