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平安顺
编辑 | 平安顺
“话梅还有贡品级别,这还是21世纪吗?”
曾几何时,坚果蜜饯这类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消遣,如今却被品牌赋予的价格标签彻底粉碎。
明明在以往只用花20元就能买全家吃的话梅,可如今却变成70元一颗的奢侈品。
消费者的心态也随着价格从“随手抓一把”变化到“称重时心跳加速”,就连传统的消费认知也被彻底颠覆。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不少顾客都选择走另外一条路,这可把那些靠转换策略挣钱的零食巨头着急坏了。
可惜即便如今它们高调降价,可这场由“天价零食”引发的信任危机,似乎早已难以挽回。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网】【红星新闻】【江南都市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相信越来越多人也都发现了,现在去炒货店买东西根本都不敢多买,哪怕是家里的小孩去也只敢挑几种特别想吃的解解馋,大人更是碰都不敢碰。
就连路过店门口,看着上面的价格标签,虽然有巨大的打折符号,可真当拿到手付账的那一刻,心里还在“滴血”!
不少人都有相同的体验,就这位南京的网友就分享了他的经历:只是进商场买了一包话梅,而且只拿了一颗,竟然就花了71.6元。
看到这个数字,不少人都觉得眼花了,是不是把7元多看了个0呢?可小票上的数字却不容置疑。
网友也觉得自己被坑了,可询问商家后得到的解释却让人无可奈何:这是来自香港高端场地的优质话梅王,这个价格完全值得。
这一出让不少人感叹,这种蜜饯、坚果类的太贵了,以后想吃还是去零食店里买。
可实际上不止炒货是这样,就连现在的零食也涨价涨得飞起。
一包鱿鱼须五块钱,一包芒果条五块钱,总共两小包零食,可能放在嘴里还没嚼几口、进肚子都没有一点感觉,就已经十块钱消费出去了。
本来零食就不抗饿、吃个味,可这味道也没啥稀奇的啊,怎么能卖那么贵?
明明只是休闲时用来打发时间的零食,但是现在的价格却顶得上吃好几顿饭了。
而且在十几年前的消费市场里,各类零食不是想吃就吃吗,怎么现在价格却变贵这么多?
如果只是一两块的涨价也能理解,但是从十几块到几百块,价格却像坐了火箭一样急速飞升,问题是没有一点变化啊。
说是原料升级,可不少网友反映:吃着还是一样的味道,口感也基本没有变化,甚至不少零食连原产地、工厂都是一个。
这一对比,发现升级的只是包装罢了,可一个设计费就能涨价几十倍?
一颗话梅彻底引发了网友的共鸣,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这么多网友东一句西一句已经拼凑出零食涨价的全貌了!
从十几年前零食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市场上还没有那么多的零食品牌,都是在商场里散称,看着好吃就挖一勺,价格也十分正常。
但渐渐的,越来越多商家注意到这是一片待开拓的市场,就蜂拥而上开始瓜分。
这时,百草味、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品牌才做起来。
可一开始,却没有多少人去买,于是三家打起价格战,都想着先把自己的名声扬出去再说。
那时优惠券满天飞,有时再赶上网购平台逢年过节的满减活动,不到100元就能买到一大箱零食,还全是坚果、肉干和蜜饯之类的。
整箱零食礼包里面不仅有甜有辣、搭配完美,而且价格不贵、好吃实惠,这才正式地传出名声,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正是占了这个优势,不少顾客也习惯了认准这几家品牌。
随着市场的瓜分,他们又成功地熬成了老牌子,形成了不错的市场垄断。
可正因此,这几家打起了坏心思:开始涨价。
一有这个打算,这几个品牌的宣传也大力度跟上,不仅明星代言,还冠名各类节目。
找准定位再伴随产品升级的口号,价格飞速上涨,不仅单价变贵,而且就连购买时的计量方式也变了。
最开始称重是按一斤500克,可现在却按50克来算,美名其为方便顾客选购。
可这恰恰为顾客购买时设下障碍,日常的一斤半斤才是不少人最常用的,可50克是多少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一点意识。
而且不仅计量方式变了,就连价格也变了,如果正常换算的话,就能明显得出:现在50克的价格远远贵于以往的,而且商品却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东西不变、价格上涨,这谁听了不夸一句会做生意呢,根本没费什么功夫,就直接多拿翻倍的钱。
可市场也不是这么好混的,这条理一捋顺,不少顾客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当了几年“大冤种”。
可没有人会愿意傻一辈子:你不实诚我不买不就行了,反正最差还回归传统的散称方式呗,钱在手里永远都不嫌多。
顾客省钱了,品牌就慌了,可还没来得及挽回呢,这又有新品牌看上零食市场这片宝地了。
“明明时代进步了,机械自动化效率也全都上来了,可你越宰人越提劲。”
相信这是不少人对于现在零食品牌涨价的感受,这种不满已经牢牢地占据了每一位消费者的内心。
因此,在面对这些及时“服软”的零食品牌商,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在心里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既然你不是好商家,那就下去让好商家上来。
事实也正如顾客所想,市场上的零食巨头们即使面对消费者的不满及时调整策略,可现在都不吃这一套了。
毕竟,已经有新品牌再度强势来袭,这就是当今市场上不少平价商品店,比如赵一鸣、好想来等热门店铺。
他们打破了以往一买一大包的种类集合,但是却格外创新,反而更提倡消费者想吃什么拿什么,自己选给了顾客更多的自由。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价格便宜,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小包售卖的方式,但是工厂又是大批量进货,这样一来,不仅能挣个差价还能吸引不少顾客。
对此不少网友也明确表明很喜欢,正是每一包量小,才能尝到好几种不同的东西。
除此之外,打开新市场的时机也非常巧妙。
正好选在零食市场低谷期,因此一发布消息就瞬间吸引一大片消费者的目光,不少店门口挤满了许久没有花钱的消费者。
零食店还顺势提出加盟店,只要掏出一定数额作为入资,后期就可以躺着收钱,也引得一堆人蠢蠢欲动。
不少人及时把握住这个发财的机会,一时间,各地的零食店如春笋冒头。
零食店的异军突起足以让之前的零食品牌感受到危机。
就连一向销量最好的良品铺子也开始高调宣布降价的消息,可最后的回馈依旧是年营收持续走低,目前也是死死硬撑。
不过,天下的乌鸦都一样黑,资本家都想多赚钱。
目前已经有不少线下零食店,传来源源不断的负面消息:假秤、换包装等等。
虽然这是部分加盟店的问题,不过零食店还是有监管不力的责任。
虽然目前不少店铺已经加强监督力度,可有的店铺如同零食品牌一样失去了了顾客的信任,那这些加盟店只有倒闭一条路可走。
当前的零食消费市场已经基本被分裂完毕,可面对这个下一秒谁都可以失败的局势,就看几位零食厂家谁更能抓住顾客的心了。
不少东西都有贵有便宜,零食当然也能。
但是如果是毫无改进的一味加价,只是打着升级的借口,那早晚会毁于自己的贪婪。
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诚信经营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光明网】【红星新闻】【江南都市报】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