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扫毒风暴》卢少骅的原型,发现导演五百还是拍得保守了!

文|黑子

编辑|影娱先锋


最近《扫毒风暴》正在热播,看到秦昊演的卢少骅在制毒工厂里戴着白手套调配试剂,西装革履地和毒贩谈生意。

想起导演五百说过的一句话:“真实的扫毒行动,比我们拍的残酷十倍。”

直到看到卢少骅的原型,刘招华的案子,原来还是太保守了。

一、展露天赋

1965年刘招华出生于福建福安一个贫寒家庭里,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家庭的收入都靠父亲一个人卖豆腐来维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乡村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简陋。

但刘招华好像对化学有着天生的敏感度,他总能快速掌握实验原理,甚至能凭着记忆复现老师演示过的复杂实验步骤。

还在福建省一次中学化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化学老师经常称赞他 “是块搞化学的好材料”,那时的刘招华也怀揣着用化学知识改变生活的单纯梦想,笔记本上写满了工整的化学方程式,想着未来能成为化学工程师。

然而,在现实的诱惑下悄然改变了他的方向。

刘招华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1996年因病一直瘫痪在床,并在两年后也离开人世。

刘招华就在高二时主动辍学,开始打工挣钱,在这期间刘招华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生活。

在打工期间,他偶然发现一种违禁化学品在黑市上金额非常高,但这化学品怕被用于制毒已被列入管制名单。

刚开始他的内心非常挣扎,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决定铤而走险。

在完成交易后,看着手里拿着远超父亲三个月工资的钞票,罪恶感被“赚快钱”的兴奋取代了。

这第一桶金让他看到了知识“变现”的捷径,曾经纯粹的化学梦想开始变得扭曲起来。

二、迈向深渊的第一步

1983 年,18 岁的刘招华入伍成为边防支队士兵,在部队表现突出,获机会进入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学习后勤专业并取得中专学历。1987 年,他渴望财富的欲望越来越大便想办法摆脱部队约束,刻意私吞 145 元公款得到严重警告处分后退役。

刘招华退役后回到福安市担任法院法警,凭借严谨作风多次受表彰,1990 年获评 “先进工作者”,还合伙建房,生活看似安稳。

1992 年,刘招华因工作能力突出被抽调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接触到各类商人后,对商业利润的财富渴望日益强烈,不再满足于法警的稳定收入。

1994 年,他辞去法警职务,踏上“致富之路”。他却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步将他引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995 年,刘招华将目光投向贩毒行业,以研制“洋葱晶”保健品为幌子,骗取西安退休教授信任,学到用苯丙酮合成高纯度“冰”的技术,这项技术成本低、产量高,无需管制原料。1996 年,他在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建起首座制毒工厂,成功制造 15 公斤“冰”,看到这些刘招华没有害怕,反而被即将到来的财富冲昏了头脑。

为扩大规模,他经人介绍与广东毒枭陈炳锡合作,正式开启罪恶的制毒生涯。

三、逐渐迷失自我

随着制毒规模的不断扩大,刘招华的野心也愈发膨胀。

他的制毒数量极为庞大,从最初的小批量生产,逐渐发展到每日能生产数十公斤冰。

金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他在厦门买了豪宅,出门开上了进口轿车,手腕上戴着名贵金表,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奢华生活。

随着地位的提升,他变得越来越多疑和残忍。

2000年夏,一个参与制毒运输的司机酒后失言,向同乡透露了“工厂”的大致位置,消息很快传回刘招华耳朵里。

当天夜里就带着两个心腹找到那个司机。将司机诱骗到偏僻处,使用浸过乙醚的毛巾将其迷晕后杀害,尸体被抛入河中。

几天后,有人在附近的河里发现了司机的尸体,而刘招华早已带着核心技术人员转移到了新的窝点。

曾经那个第一次违规交易会心慌的少年,已经蜕变成对生命毫无敬畏的冷血恶魔,良知在暴利面前彻底泯灭。

四、拖家带口陷入深渊

2001 年,警方对刘招华发出了全国通缉令,但他并没有因此收手,反而在逃亡路上变本加厉地制毒。

他像打游击一样在全国流窜,汕头、厦门、青岛、桂林,每到一个地方,就迅速寻找废弃的工厂、仓库甚至山洞,建立起临时制毒点。

在桂林,他并未低调蛰伏,反而通过购地、开办公司频繁露面。

他化名“李森青”伪装成富商、烈士遗属,甚至还当选当地 “荣誉市民”,在桂林高新区创建桂林市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期间,他迎娶第二任妻子并生下女儿,看似过着正常生活,实则时刻警惕警方追捕,内心充满恐惧。

刘招华凭借军警生涯积累的反侦察能力和对警方办案方式的了解,多次巧妙躲过围捕。

更令人愤怒的是,他还把家人也拖入了这场罪恶的深渊。

为了掩盖毒资来源,他让妻子用不同的身份证开设多个银行账户,把毒资分散存入各地信用社。

利用家人转移视线、掩盖行踪。直到被捕时,他的妻子还天真地以为丈夫在做化工生意,原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庭,却成了他犯罪的帮凶和掩护。

五、贪婪才是根源

《扫毒风暴》中,卢少骅的角色因为家庭变故、经济绝境、人性贪欲与外部诱惑通过层层递进来展现一个“体面人”在生活压迫下,一步步跨越法律红线。

但现实中的刘招华并无其他原因,他在审讯中直言不讳地承认犯罪动机:“就是想赚更多钱,住更好的房子,让人看得起。”

剧中卢少骅在实验室里“工作”的形象,是艺术加工后的呈现。

真实的制毒窝点充斥着刺鼻毒气、肮脏容器,与影视中的场景截然不同。

影视为角色铺垫的背景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刘招华的堕落从始至终都源于贪婪。

结语:

刘招华的经历清晰地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从最初的一点贪念和侥幸,到后来的疯狂与残忍,每一步都伴随着对金钱的渴望和对法律的漠视。

影视或许会为角色添加悲情背景,但真实的罪恶往往始于看似微小的错误选择。

看清这条由一个个错误抉择铺成的犯罪之路,才能深刻理解 “珍惜当下,远离犯罪” 的真正含义。

部分参考资料:

新浪|刑侦剧《扫毒风暴》今晚开播,段奕宏秦昊主演

百度百科|刘招华事件

中华网|《扫毒风暴》卢少骅是什么人 卢少骅原型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娱乐   原型   保守   导演   风暴   发现   化学   深渊   法警   福安市   司机   工厂   家庭   罪恶   警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