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国泰君安一份研报引发市场热议:东鹏饮料旗下新品“果之茶”自2月上市后迅速放量,3月单月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全年有望冲击10亿元规模。
这一预测不仅指向单品的爆发力,更暗示东鹏饮料的“第三增长曲线”已浮出水面——继能量饮料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之后,果茶品类或将成为其多品类战略的新支柱。
品饮汇认为,在即饮茶市场超千亿规模、含糖茶仍占七成份额的背景下,“果之茶”的崛起绝非偶然。它以5元/1L的定价策略、区域特色风味和深度下沉的渠道网络,精准击中县域市场的消费痛点,掀起一场“质价比革命”。这场变革背后,既是东鹏饮料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也是其从单品巨头向综合饮料集团转型的战略跃迁。
尽管无糖茶凭借健康概念增速亮眼,但含糖茶仍是即饮茶的基本盘。
据尼尔森发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2023年即饮茶饮料市场份额超越碳酸饮料,位列市场销售额第一。2023年,即饮茶市场规模超1000亿,同比增长18.9%,是各细分饮料品类中,增速最快的品类。
含糖茶一直是即饮茶饮料的主要产品,其代表产品就是康师傅冰红茶。据康师傅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茶饮料销售额达到了200.59亿元,同比增加6.96%,而诞生于1997年的冰红茶贡献了超过公司茶饮料一半以上的销量。
并且,从一线城市便利店中开始流行起来的无糖即饮茶不同,含糖茶具有更像传统饮料的渠道业态,城市等级分布情况,其更加下沉,渠道适用性也相对更高。
基于马上赢品牌CT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22Q3到2024Q2,两年内,无糖即饮茶虽然占比节节攀升,但截止24Q1、24Q2依然只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相比来说,有糖即饮茶虽然从高位的82%一路下滑,但截止24Q2,依然占有了即饮茶类目中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这一格局在下沉市场尤为显著:县域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更高,追求“高性价比”“耐储存”和“家庭共享”需求,使得含糖茶长期占据货架核心位置。
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逻辑与一线城市截然不同。这里的升级并非追求“零糖零卡”,而是强调“质价比”——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单次饮用成本需足够低。
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娃哈哈、元气森林、香飘飘等巨头都开始推新含糖茶,而让茶、果子熟了、可可满分等新锐品牌也都紧跟这一趋势,开启了含糖茶的新一轮竞争。
找对方向,再做正确的事,是快消品引爆市场的基本法则。在无糖茶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东鹏饮料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激活含糖茶的存量市场,聚焦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
首先,1L装“果之茶”终端价5元,单位容量价格仅0.5元/100ml,与康师傅冰红茶价格接近,比农夫山泉茶π(500ml/5-6元)低40%-50%。但叠加“1元乐享”扫码返利,实际饮用成本进一步降至4元/1L,与东鹏特饮早年“半价大瓶装”策略一脉相承,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拉满”的感受,直接激活县域市场的消费潜能。
其次,选用英德红茶、潮州鸭屎香单丛等地方特色茶基底,搭配5%-10%鲜榨果汁,既保留传统果茶的甜感,又以“真材实料”实现“质价比”概念。加上清新包装设计(柠檬红茶、蜜桃乌龙等)直击年轻消费者审美,与传统竞品形成鲜明区隔。
当然,东鹏饮料最重要的优势还在于其日趋完善的渠道网络布局。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东鹏饮料的渠道网络是“果之茶”快速放量的核心支撑。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其已构建覆盖全国3000家经销商、近400万个终端的“毛细血管级”网络,尤其在县域市场渗透率达85%。
此外,“果之茶”还延续了东鹏饮料擅长的数字化营销手段,在包装显著位置写有“1元乐享”的字样,通过活动互动,商户、消费者均能享受最直接的实惠,进一步提升新品在终端的销量和复购率,从而增强消费体验和品牌黏性。
有业内人士告诉品饮汇,东鹏饮料对于数字化营销层面上的侧重,不仅仅是C端通过“1元乐享”扫码返利提升复购率(日均参与超百万人次)来体现,同时B端也在以“箱码红包”激励终端推广(每箱额外奖励0.5元),供应链端则借助数字化系统杜绝窜货风险。
正是这套“消费者-渠道-供应链”的全链路激活模式,成为东鹏饮料新品快速放量的关键。
据东鹏饮料方面表示,随着今年饮料旺季到来,东鹏饮料更是将“冰冻化”策略上升为内部战略,投放规划更为务实:比如会根据业务员日度KPI达成(如终端网点拜访频率、客情维护情况)、网点单点产出量等指标精准筛选有潜力的网点进行布局;其次是切实考虑冰柜投放能耗采买智能化、低能耗冰柜,并在学校周边、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等地尝试智慧化、智能化冰站/冰柜,通过摄像头验证动销数据准确性。
由此可见,2025年“果之茶”的冰柜陈列动作将成为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变量。但无论如何,东鹏饮料已通过这果之茶的放量证明: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不仅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更需要生态级能力的支撑。
未来,果之茶还会给市场带来多少惊喜,我们会持续观察。
本文同步刊发公众号《品饮汇观察》,文中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告及其它媒体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社交、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