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翻车,“国民之光”白象塌房了?

曾经自称国货之光的白象,如今大面积塌房?

最近白象被曝在包装上玩“擦边”套路,名字写着“多半袋面”,以为是真多了半袋面,实际上“多半”只是商标。

这波操作,和“三德子土”鸡蛋有得一比。新华社、人民网等官媒纷纷下场,网友也纷纷怒喷,微博话题阅读量上了4.6亿。

靠着拒绝外资入股、吸纳残疾人就业等行动,白象给自己立了一个“国货之光”的人设,怎么开始玩这种把戏?

核心原因还是流量见顶,利润压力上来了。

更早一些时候,白象被曝光压迫经销商,线上购买的到手价,和线下渠道进货的成本价一个样,甚至更低,不少经销商只能亏着本卖。

真所谓上岸第一剑,先斩经销商。

商标上耍心机、渠道策略混乱,白象何时变得这么抽象?它的经营出了什么问题?对于方便面赛道,有哪些教训和启发?


被喷的“多半”牌方便面 来源:网络


事件始末:商标争议引发信任危机

争议爆发

2025 年 6 月,多名消费者发现白象 “多半袋面”“多半桶面” 包装上的 “多半” 实为注册商标,而实际面饼克重仅比普通款多 25 克(如普通款 85 克,“多半” 款 110 克),增幅约 29%-41%,远未达到消费者对 “多半”(即增量 50% 以上)的常规理解。包装上 “大分量,倍满足” 的标语与角落小字标注的 “‘多半’是注册商标” 形成鲜明对比,被质疑 “玩文字游戏”,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超 4.6 亿。


官方回应与整改

事件本质

这一争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品牌过度依赖营销话术、忽视消费者核心诉求的集中爆发。从早期 “加量不加价” 的 “多半袋” 宣传,到此次商标注册的系统性布局(2018-2021 年申请 “多半”“多半袋” 等商标),白象被指长期利用文字游戏制造 “超值感”,最终触碰消费者信任底线。


影响分析:声誉冲击与潜在危机

品牌形象受损

市场表现承压

法律与合规风险

未来发展:破局路径与战略调整

信任重建:从流量依赖到价值回归

渠道优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产品创新:从跟风模仿到技术引领

组织革新:从粗放扩张到精细管理

行业启示:白象危机的镜鉴价值

白象事件揭示了食品行业的深层矛盾:在存量竞争中,短期流量红利与长期品牌价值如何平衡? 其教训与经验对行业具有三重启示:

  1. 营销底线不可突破:擦边商标、模糊宣传虽能短期刺激销量,但终将透支信任。品牌需回归 “产品即广告” 的本质,例如日清 “合味道” 以杯装设计开创品类,而非依赖话术包装。
  2. 技术护城河是生存根本:康师傅、统一的龙头地位源于对口味、工艺的持续投入,白象需加大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率不足 1%),例如开发非油炸面饼的保鲜技术,应对健康化趋势。
  3. 渠道深度决定天花板:今麦郎通过 “农村包围城市” 策略稳坐第四,白象需避免重蹈 “线上强、线下弱” 的覆辙,通过经销商共赢机制(如灵活配货、区域保护)构建渠道壁垒。

结语

白象的 “塌房” 既是危机,也是转型契机。其能否从 “流量网红” 蜕变为 “百年品牌”,取决于能否在三个层面实现突破:一是以透明化重建信任,二是以技术创新重塑产品力,三是以渠道深耕夯实基本盘。正如其在 “面饼 120 克” 包装上用数字替代文字游戏,未来的白象需要用实实在在的品质提升,而非投机取巧的营销手段,赢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在方便面行业新旧势力交锋的关键期,白象的选择将不仅影响自身命运,更可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翻车   国民   商标   渠道   产品   消费者   康师傅   经销商   事件   行业   危机   文字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