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惊艳亮相名山大川,它们会抢了“挑山工”的饭碗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这个“五一”假期,全国的名山大川迎来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智能机器人。泰山脚下,能让游客爬山更轻松的登山助力机器人成为抢手货,租赁点前排起长龙,33台设备早早被抢租一空;盘道上,负重前行的机器狗仅用两小时就完成了从红门到山顶的运输任务,比普通人快了一倍。在衡山景区,背着“红牛”饮料穿梭来去,还能说话逗趣的“机器狗”,引得孩子们驻足观看,十分惊喜。(据5月2日极目新闻)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机器人帮助游客们轻松“搞定”泰山,登山者哪怕对体力没有信心,也能鼓足勇气,去看看更高处的风景。机器狗在陡峭山路上健步如飞,续航4至6小时不间断工作,运输物资,清运垃圾,给游客们带来便利,也守护了宝贵的自然环境。

对于长期受困于复杂地形、依赖人工运输的景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令人惊喜的变革,先进的智能机械设备,融入旅游体验之中,让游客们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这宛如旅途上一堂鲜活的科技实践课,激发着他们对科技的无限遐想与探索热情。

在机器人、机器狗逐渐普遍应用之前,山路上的物资运输基本都是依靠挑山工的脚力。“80后”们或许还记得课文《挑山工》中描写的场景: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登攀。这些勤劳朴实的人们,大多是当地的山民,他们每日背负重物,在陡峭山路上埋头登山,肩上扛着的不仅是游客的需求和便利,也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他们的劳动或许没有机器人那般高效和精准,多年以来,他们以坚韧的步伐丈量山的高度,用汗水书写下勤劳质朴的赞歌,也曾经是景区正常运转背后不可或缺的力量。每一个平稳放置的包裹,每一处及时清理的垃圾,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尊严。

因此,在机器人、机器狗大放异彩的时候,也有不少网友为挑山工的未来感到担忧。虽然,现在挑山工的人数已经大大减少,但是这些吃苦耐劳的人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就靠着勤勤恳恳地干体力活维持生计。如果机器人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取代了他们的工作,他们该何去何从?

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炫目变化固然可喜,但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不能光注目于技术的迅速革新,也要关注那些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走得没那么快的人们。人力有时尽,或许总有一个时候,那些艰苦的、危险的工作,都会主要由机器人来承担,但机器人的存在不应该是为了抢人类的饭碗,而是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挑山工”们如何在这样的变革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景区开展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一些培训机会和转型岗位,给予这些劳动者更多的关怀与帮助,鼓励他们去探索一些新的职业领域,或是开辟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比如,他们除了可以跟机器人搭班子,继续做“老本行”之外,也可以凭借对山路的熟悉,转型成为景区向导或户外拓展教练;还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机械维护技能,参与到机器狗等科技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

机器人会不会抢走饭碗?不光是“挑山工”面临的危机,同样的问题,我们也时不时地会问自己。这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或许都难以逃离“被替代”的恐慌感,所以,我们乐见科技迅猛向前,也应给予每一个劳动者应有的尊重与扶持,让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并行不悖,让未来的美好图景中,既有科技的炫目光芒,更有人性的温暖底色。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科技   挑山工   名山大川   饭碗   机器人   惊艳   景区   机器   游客   工作   泰山   重物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