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迁安部分村庄、人物化名情况
董连辉
有史学家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最为艰苦和惨烈的就是冀东!迁安县(今迁安市)地处长城要塞,抗战时期,北与伪满控制的热河省相接。因该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较早且地理位置特殊,在冀东抗战中地位举足轻重。自1939年冀东首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成立后,今迁安市、迁西县成为冀东地委、行署、军分区机关常驻地,也是冀东军民抗日斗争的最前沿,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核心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在今迁安境内共发生大小战斗500余次。
迁安地名图
抗战期间,今迁安市实际分属7个不同联合县。其中最早涉及今迁安市辖区的区级政权是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滦东区,《中国共产党河北省迁安县组织史资料》(以下简称《迁安县组织史资料》)遗漏。《迁安县组织史资料》记载,第一个涉及迁安市辖区的总区级抗日政权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三总区(由滦东区升格而来),主要是今迁安市城北地区,辖区包括200余个村庄基层抗日政权。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不仅管辖面积大,而且在迁安抗战史上存在时间最久,即从1941年8月至1944年3月。因此,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远超其它联合县涉及今迁安市的区级政权管辖面积与存在时间。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本文结合多年调研走访,披露迁安城北抗战期间部分村庄、人物化名情况。
一、我政府地方工作人员都有化名,各村也有化名
在残酷的抗战环境中,特别是在抗战中前期,开辟地区的县区干部、部队主要领导都是以化名从事抗日活动的,与敌人斗智斗勇。这是组织纪律要求,是在敌强我弱残酷斗争环境下迷惑敌人,掩护亲属、最大限度减少革命损失的需要。
迁西政区图
化名只有当时极少数党内人士及本人经常活动的区域民众知道。1942年任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三总区区委书记的赵光(原名康贵珍)在大型文献《史录》中披露:“那时,我地方工作人员,人人都有化名,各村也有化名。经常在一起工作的同志相互之间都不打听对方的真实姓名,哪方人士等家庭具体情况,只听口音辨别对方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党务工作者的任职是保密的,只有上级领导掌握,本人知道。其他同志即便知道也不直呼其职务。做地方工作的同志们,早就做好了随时被敌人逮捕、受刑乃至牺牲的思想准备……”
迁西太平寨地名图
迁安籍抗战老人王晓波多次接受笔者电话采访,他说:“那时地下工作人员都是化名,即便见过面也不知道真名字,都是保密的,这是组织规定!王晓波是我的化名,我真名字叫王玉,你现在到我老家村子问王晓波是谁,没人知道。”王晓波是迁安县城东后窝子人,1944年脱产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担任迁(安)卢(龙)青(龙)联合县第三总区区委书记。曾任上海外轮理货公司党委书记、经理,1985年离休。
二、迁安抗战中前期部分主要区干部、八路军领导及地下工作者化名情况
化名从一个侧面反映冀东抗战的惨烈。这些化名只有我方抗日武装人员了解,在传递信件及部署战斗时用,保密性极强。由于很多主要干部牺牲或去世,化名也给抗战史、党史研究者带来诸多困惑,导致一些抗战英雄成为无名英雄。遗憾的是,错过最佳调研机会,迁安党史这方面研究始终是空白。作为民间业余抗战史研究者,笔者没有精力对此进行专门调研,但在为迁安抗战先驱李方州前辈追烈调查走访过程中,通过走访部分抗战老人及老革命后代,打捞民间记忆,考证辨析史料、档案记载,有限挖掘出迁安抗战中前期部分主要领导及村庄化名情况。
迁安长城山野绿道鲜花怒放
1、李方州:迁安大崔庄镇肖家庄人,原名李义香,号方州,迁遵兴联合县滦东区区委书记、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首任区委书记,化名石明,对外称“主任”,烈士。
2、欧阳波平:湖南人,冀东12团首任团参谋长兼一营长,对外称“总队长”,烈士。
3、马玉华:迁西县东荒峪镇大寨村人,迁西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首任区长,又名马俊华,烈士。
4、周青:迁西县太平寨西沟村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第二任区委书记,真名刘起才,还有一个化名叫刘治国。
5、李树廷:滦州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第二任区长,真名韩俊峰。
6、刘香普:迁西太平寨西沟村人,迁遵兴联合县滦东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干部,真名刘占生。
7、郑香林:迁西太平寨西沟村人,迁遵兴联合县滦东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武装干部,化名刘焕民,又名郑山。
8、赵冬青:迁西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区小队长,真名赵海山。
9、李光:迁安闫家店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报国会主任,原名于春光(元),又名清江,烈士。
10、徐国华:迁西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助理、迁卢青联合县第三总区农民抗日救国会主任,真名齐连。
11、刘幼年:迁西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干部、迁遵青第八区区委书记、迁卢青第六区区委书记,化名卯金刀。
12、石更:迁卢青第五区区委书记(抗战中后期),又名石俊。
13、王晓波:迁安后窝子村人,迁卢青第四区代理区委书记(抗战中后期),真名王玉。
14、杨国栋:迁西人,迁卢青第五区抗日联合会副主任(抗战中后期),真名方永明。
15、侯振刚:迁安大崔庄镇新立庄人,迁遵兴联合县滦东区、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所属新立庄村村长,李方州地下交通员,化名候义荣。
16、贺春芳:迁安五重安镇贺庄人,迁青平三总区贺庄中心村村长,化名太平,烈士。
三、迁安(包括迁西临近迁安村庄)抗战时期部分村庄化名情况
我政府地方干部在开辟抗日基本区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麻痹敌人,还采用编制地名化名的办法。地名化名成为特殊历史条件下,承担保护根据地的一种手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迁安长城山野绿道春色
1、肖家庄:化名乐户,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流动区委常驻地。
2、小关:化名门里,地处长城脚下,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流动区委常驻地。
3、新立庄:三义村
4、贺庄:加强
5、曹古庄:平东
6、刘皮庄:牛申
7、母庄:老村
8、沙河庄:锅底
9、贺家沟:信村
10、隔滦河:委皮庄
11、滕庄:哎呀庄
(以下属于迁西县)
12、罗屯:改善村
13、下梨树峪:换前
14、上营:佛光
15、沙涧:太洋
16、前韩庄:革新
17、后韩庄:时代
18、擦崖子:山口
19、东辛庄:利北
20、楼房峪:方米
21、南刘古庄:北京
22、清水岭:金花
23、鸽子庵:腾空
24、黄土岭:成金
25、小尹庄:冲锋
26、米峪口:米口、山西
27、墙板峪:青松
28、西寨:永泉
注:考证史料、调研走访颇费精力,有关部门或个人转载引用请标注出处。迁安村庄化名根据侯振刚、郭印会、李平、贺品一、齐有臣老人口述。迁西村庄化名来自《迁西县地名志》《迁西县革命斗争史料选》考证。因时间久远,抗战亲历者均不在了,差错难免,且挂一漏万,请知情网友补充指正。
写于2025年4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