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一边是 Topo Chico 苏打水、Fairlife 蛋白奶昔这种贵价货卖得火,一边又在一元店卖得越来越好,中间不上不下的款反而没动静。
还有麦当劳,特意扩了超值菜单,Chipotle 也说要盯着低收入群体调整定价,全都发现了,富人爱买大包装囤货,穷人得把家里存货吃空了才去补货。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企业瞎折腾,故意搞差异化?其实琢磨琢磨就明白,不是企业想这么干,是现在美国的消费市场,早就按收入分成了两拨人。
你看周五刚出的 CPI 报告就知道,这份报告本来该九天前发,因为政府关门拖到现在,数据说当月通胀环比只涨了 0.3%,年通胀算下来是 3%,连美联储下周可能降息都给指出来了。但这数据看着还行,实际对普通人可不友好。

食品杂货、汽油这些天天要用的东西还在涨价,中低收入的人那点工资,一下就被吞掉不少;可富人不一样啊,股市涨、房价升,靠这些资产赚的钱,早就把生活成本涨的那点抵消了。
摩根大通最近做的生活成本调查也说了,收入不一样,对经济的感受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富人觉得经济还行,普通人却总觉得钱不够花。
2026 年社保的生活成本调整定在 2.8%,看着是给补贴了,但跟普通人日常开支涨的速度比,根本不够看。

其实这种K 型经济也不是头一回见,一般经济从高通胀往平稳走的时候就容易出现。
政策想把整体通胀压下来,可收入差距在这儿摆着,大家感受到的通胀根本不是一回事,富人感受的是甜蜜通胀,资产越涨越值钱;普通人面对的是苦涩通胀,刚需品越买越贵。
这种分化比疫情时大家一起紧日子还麻烦,因为它不是短期没钱,是长期收入结构出了问题,想调过来没那么容易。

不光食品饮料行业,汽车、航空、酒店也都这样。考克斯汽车旗下的凯利蓝皮书说,上个月美国新车平均价第一次超过 5 万美元,可这边价涨着,那边 FICO 信用分低于 620 的人,汽车贷款违约、车子被收回的情况越来越多。
考克斯的分析师艾琳・基廷都明说了,现在汽车市场就是富人撑起来的,他们有钱还能拿到低利率,高端车卖得特别好。

航空业更明显,以前航空公司就试过高端机票,最近这几个月势头更猛。达美和印度航空本月初都放话,明年高端舱位的收入要超过经济舱,达美 CEO 埃德・巴斯蒂安还说,那些贵的、宽敞的高端座位,收入一点没见少。
酒店业呢,希尔顿的豪华酒店收入好得很,可欢朋、欣庭套房这些经济型品牌,收入反而降了。不过希尔顿 CEO 克里斯托弗・纳塞塔倒挺乐观,说通胀和利率在降,过阵子中端、低端市场就能上来,分化不会一直持续。

我倒觉得,短期一两年内,这分化怕是变不了。纳塞塔说的利率下降是好事,但关键是这好处能不能落到普通人身上,要是只是企业成本降了,普通人工资没涨、工作也不稳,中端市场想回暖就是空谈。
我一直觉得中端市场特别关键,它就像经济的压舱石,一个健康的市场,不能只有一元店和奢侈品店吧?普通人想买个中等品质的东西,总不能要么咬牙买贵的,要么只能选便宜的次货。

所以要想改变这情况,一方面得靠政策托底,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把社保弄得再完善点,让中低收入的人敢花钱。
另一方面企业也别光盯着高低两端,其实可以做些高性价比的中端产品,少搞点没用的品牌溢价,把核心功能做好,既满足普通人的需求,企业也能多条增长的路。

说到底,现在这些企业往两端靠,不过是顺着市场现状走的无奈选择。但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得让更多人能从经济增长里分到好处,只有中低收入的人敢消费、能消费了,市场才能从两头热、中间冷变成稳中间、带两端,这 K 型分化才算真的缓过来了。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