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会慢慢下降。尤其是过了60岁以后,很多人会觉得口渴了就喝饮料,或者图个口感、就习惯性喝果汁、奶茶甚至酒。
可实际上,这些饮料对老年人的健康可能带来不少隐患。
医生多次提醒,过了60岁的人,日常饮水最好还是以清水为主,少碰其他饮料,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一、为什么过了60岁的人,更建议多喝“水”?
人到老年,身体的很多机能都会减慢,特别是肾脏功能和心血管功能。
肾脏是我们排出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过滤能力会下降,容易导致体内废物和代谢产物堆积。
如果此时饮水不足,就容易出现便秘、尿路感染、血液黏稠等问题。
另外,上了年纪后,人体的口渴感也会变得不敏感,很多人明明身体缺水,却没有明显口渴的感觉。这就更需要刻意去补水。
日常喝水不仅能帮助血液循环顺畅,还能帮助体内代谢废物顺利排出,同时对皮肤、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都有好处。
科学研究也显示,老年人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尿路结石以及便秘的风险。
一般建议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如果天气热或者活动量大,可以适当增加。
重点是,这些水最好是清水,不加糖,不加其他成分。
二、60岁的人,这些饮料最好少喝或不喝
虽然市面上饮料种类多,口感好,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饮料其实并不适合经常喝。主要包括:
1.酒精饮品
很多老年人习惯小酌一杯,但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是明显的。
酒精会增加肝脏和心脏的负担,长期饮酒容易引发高血压、心律不齐,还可能加速肝脏损伤。
老年人的代谢能力下降,酒精在体内停留时间更长,风险也更大。
所以,过了60岁,如果不是特殊场合,尽量不要喝酒,即便偶尔喝,也要控制量。
2.果汁
市面上很多包装果汁含有大量的糖分,甚至比饮料还高。
老年人本身容易血糖波动,如果长期喝高糖果汁,就容易引起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加重。
另外,果汁中的纤维素大部分被去掉,营养价值比直接吃水果低,还可能导致牙齿问题或胃肠不适。
3.碳酸饮料
汽水、可乐这类碳酸饮料对老年人也并不友好。
它们含糖量高,容易增加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的风险。
同时,碳酸饮料的酸性成分可能影响牙齿健康,还会影响钙吸收,长久下来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总的来说,老年人要想保持健康,最安全的饮料就是清水,其他饮料都要谨慎、少量,或者干脆不喝。
三、喝水的小细节,让补水更健康
喝水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老年人:
1.分次少量喝
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
老年人肾功能下降,喝水过快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还容易造成尿频或夜间频繁起夜。
建议一整天分多次喝水,每次大约200~300毫升。
2.温水为主
喝水最好选择温水或常温水,不要喝过烫的水,也不要喝太冰的水。温水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还能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固定时间补水
除了口渴再喝水,老年人可以养成规律喝水的习惯。
例如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水,上午、下午各喝一两次,睡前1小时尽量少喝水,避免夜间频繁起夜。
4.注意身体信号
老年人要注意皮肤干燥、口渴、尿色深黄等信号,这是身体缺水的表现。及时补水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5.喝水不要搭配高糖高盐食物
吃咸菜、腌制食品或甜点时,不要依赖水来中和,这样容易增加肾脏负担。平时饮食清淡,配合合理饮水,更健康。
总结
过了60岁以后,清水是最安全、最健康的饮料,其他饮料尽量少碰甚至不喝。
规律喝水、分次补水、温水为主、注意饮食配合,才能真正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注:文中图片均经过摄图网授权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