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商业圈的剧情比八点档还精彩!当网红恶意抹黑遇上良心企业硬核反击,这场玉石风波不仅没击垮胖东来,反而让它的玉石柜台被顾客挤爆,玉石商品被买断货,上演现实版"黑红也是红"。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4月初,网红柴怼怼突然发布视频,直指胖东来玉石存在"暴利"和质量问题。要知道,在零售行业,胖东来凭借"天花板级"的服务和亲民价格,早已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白月光"。但这波毫无证据的指控,还是让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产生质疑。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发现柴怼怼的"商人"身份——他同样经营玉石生意。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数据,行业平均毛利率普遍在300%-500%,
而胖东来公开的玉石毛利率始终控制在20%以内。更戏剧性的是,有粉丝爆料,曾花费100多万购买柴怼怼的和田玉,对比胖东来后直接退货。利益冲突下,这场"碰瓷式"抹黑的动机不言而喻。
面对质疑,胖东来展现出成熟企业的危机处理能力。
第一时间公布详细的经营数据,主动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并承诺无条件退货。4月25日,更是直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索赔500万元。抖音平台也迅速响应,对柴怼怼账号采取封禁措施。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被封禁后的柴怼怼转战其他平台,继续攻击,甚至扬言要"连抖音一起收拾"。
这彻底激怒了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他甚至放话"若不处罚造谣者就关店",虽然后续删除了动态,但足以看出企业对恶意抹黑的零容忍态度。
5月6日,在人民日报记者见证下,许昌市监局公布检测结果:胖东来一季度玉石销售额近3000万元,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所有抽检商品进货渠道正规、鉴定证书完备。
市场的反应最为真实。检测结果公布当天,胖东来玉石柜台被消费者围得水泄不通,
短短半天所有商品被抢购一空。
而网友对柴氏珠宝的实测结果则令人咋舌:肉眼可见的棉絮状杂质、粗糙的内部结构,这样的产品却标价3888元,被网友调侃"不如景区纪念品"。
天眼查显示,柴怼怼名下虽有24家公司,但7家已注销,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即便面对铁证,他仍在小号上"嘴硬",这种行为不仅没能抹黑对手,反而暴露了自身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网络谣言类消费纠纷同比上升42%。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企业想要长久发展,
必须像胖东来一样,坚持透明化经营,用真实数据和过硬品质说话。恶意抹黑或许能带来短期流量,但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这场风波不仅是一次商业纠纷,更是一堂生动的市场教育课。
它告诉我们:在商业竞争中,诚信经营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而消费者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你如何看待这场反转大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