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强援,25国联名反美,最后72小时,特朗普陷入抉择

8月26日,联合国万国邮政联盟统计显示,由于美国新规带来的不确定性,25个成员国已经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这些国家中,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传统盟友,以及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泰国和新加坡等亚太地区重要伙伴。

这场全球邮政系统的危机,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0日签署的行政令——从8月29日起,美国将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寄往美国的商品包裹都需要缴纳全额税收。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新规旨在堵住所谓的“灾难性漏洞”,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包裹总量达13.6亿件,总值646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中国

这项政策原定8月29日正式实施,规定小额包裹需缴纳适用的所有税费,美国海关日均处理的超400万包裹将受到影响。

新政公布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于8月22日紧急发布了一份关于最低限度关税常见问题解答的公告,试图理清政策落地细节。但这一切似乎为时已晚,国际社会的反应远超白宫预期。

俄罗斯邮政官方8月26日宣布,由于关税金额问题,自即日起暂停受理发往美国的商品邮寄业务,仅保留普通信件邮寄服务。

保加利亚邮政同日发表声明,即日起暂停接收所有运往美国的货物,原因是“美国政府变更进口货物清关措施”。

韩国邮政部门已于8月26日暂停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向美国寄送包裹,韩国用户仅可通过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向美国寄送包裹,且关税需由收件人承担。

欧洲国家反应尤为强烈,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瑞典、瑞士、丹麦等国的邮政机构近几日相继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亚洲地区受美国新政冲击尤为显著。韩国邮政启动分阶段停摆措施,8月25日起暂停航空包裹受理,次日进一步停止EMS物流中除文件类以外的所有货物寄送。

日本、印度、泰国和新加坡等国的邮政机构也相继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这些国家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与战略伙伴。

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电商海外市场的销售总额约为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其中美国市场占到20%,排在第二位。

欧洲成为限制措施最密集的区域,奥地利、比利时自8月22日起全面暂停含货物的包裹寄送,仅保留信件通道。

法国、西班牙采取“礼品豁免制”,8月25日起仅允许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入境,低价值商业包裹全面停摆。

德国邮政旗下敦豪实施严格限制,除100美元以下礼品可受限寄送外,商业货物和大部分私人包裹均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发往美国。

英国皇家邮政选择“系统升级过渡期”策略,8月26日起暂停服务1-2天,升级后将在原有费用基础上加收清关手续费。

国际快递公司DHL于8月23日宣布暂停接收商业客户寄往美国的商品包裹,但DHL Express快递业务正常运营。

在暂停声明中,DHL指责自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来仍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未来将如何以及由谁征收关税,需要哪些额外数据,以及将如何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传输数据”。

在线商城Etsy宣布,从8月25日起暂停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内邮政服务中对美包裹的运输标签服务。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援引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的分析报告称,美国政府取消对小额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将严重伤害美国的低收入群体

该报告还指出,这项措施将使物流运输公司进一步陷入困境,并将在实际执行层面遇到严重问题。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依赖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

维也纳经济与商业大学运输与物流管理研究所所长塞瓦斯蒂安·库默尔指出:“实施暂停是因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公司担心我们将承担非常高的后续成本。如果美国海关不接受这些包裹,这些费用可能包括储存或退货。”

特朗普掀起关税战的初衷是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的市场早已不再是世界不可替代的唯一核心

21世纪初,美国进口占全球总量的20%,如今已跌至12.5%,市场份额缩小,意味着美国再也无法轻易像过去那样“卡住全世界的脖子”。

特朗普试图拆掉旧的多边贸易体系,重建一个由美国主导的新秩序。但这种单边主义做法忽视了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面对美国关税威胁,各国表面上签字让步,但背后都在寻找替代方案,正如一位韩国官员直言:“第一步是对美国妥协;第二步是立刻去找新的市场。”

在这场全球贸易风波中,中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立场。从中国的带头反抗,到现如今美国不断的开始和中国在贸易上进行谈判,那些光速滑跪的国家却要受到美国不断地剥削。

特朗普此前并非没有对中国用类似手段。在刚刚上台的时候,特朗普就表示来自中国大陆还有中国香港的包裹不再接受豁免,但紧跟着就又再次表示取消这个令人震惊的措施。

这样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不过是因为特朗普也知道不能轻易惹怒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因为中国的实力、态度所决定的

中美之间现在依旧存在竞争,但是和全世界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受到的损伤无疑最小。这种韧性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尊重和影响力。

随着8月29日政策生效日的临近,特朗普政府面临艰难抉择,是继续坚持实施新规,还是像对待中国那样在最后一刻宣布取消这项政令?

压力已经来到了美国身上,虽然现在美国可能通过关税政策掠夺到不少的财富,但这确实要用美国的市场来换的。

特朗普一步步对盟友施压,实际上更像是一场压力测试。但他的试探虽然得到了短期利益,失去的却是长期以来盟友对美国的信心。

有中国这个难缠的对手没有因为特朗普的施压而选择放弃,甚至还捎带着激发了众多盟友的反抗心理。这可能是特朗普始料未及的后果。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援引智库分析报告指出,这场由美国自家关税政策引发的风暴,将严重伤害美国的低收入群体,使物流运输公司进一步陷入困境。

邮政服务中断只是表层现象,深层则是各国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集体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虽然短期内带来谈判优势,却可能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白宫必须在最后72小时内做出决定:是坚持关税壁垒,还是修复与盟友的关系?选择权掌握在特朗普手中,但时间已经不多了。

信息来源:欧洲多国邮政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美关税冲击跨境物流

2025-08-25 08:23·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财经   国联   中国   小时   美国   包裹   关税   邮政   韩国   盟友   政策   货物   西班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