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10月18日傍晚6点34分,浙江宁波慈溪博睿游泳馆的浅水区,37岁的体育老师胡先生(化名)站在池边,7岁的女儿正睁着期待的眼睛看着他。
作为游泳馆的四年常客,他想给女儿做个跳水示范,可谁也没想到,这一跃竟成了与家人的永别。

胡某是附近小学的优秀体育老师,也是这家游泳馆的老常客,带女儿来游泳是他常做的事。
那天他想给女儿演示跳水姿势,站在标着浅水区1.1米的池沿,弓身摆出标准动作,这个他教过无数次的姿势,此刻却藏着致命陷阱。

监控镜头清晰记录下这场悲剧的每一秒,胡先生双脚一蹬,以头和双臂先入水的姿势跃入池中。
可这里的水深只有1.1米,刚到成年人胸口,咚的一声闷响,头部撞击池底,他的颈椎瞬间断裂。

几秒钟后,胡先生勉强站了起来,却只能僵硬地弯腰趴在水面上,脸朝下一动不动。
7岁的女儿立刻察觉不对,扑过去拽着爸爸的胳膊使劲拉,嘴里不停喊“爸爸,你怎么了?”

可孩子的力气太小,根本拖不动成年父亲,她不知道要向周围呼救,只是一遍遍地尝试拉扯,这一拉就是12分钟。
直到力气耗尽,恐惧才让小女孩转身跑出游泳馆,跌跌撞撞地回去找妈妈。

而就在这整整16分钟里,游泳馆的3名在岗救生员始终没上前施救。
后来他们解释:“看到孩子在旁边,以为父女俩在闹着玩,而且水里憋气五六分钟也正常。” 直到孩子跑走,他们才觉得不对劲,上前查看时胡先生已经失去意识。

等母女俩赶回游泳馆,救护车已经到场,医护人员立刻做心肺复苏,胡先生恢复了心跳,被紧急送进慈溪市人民医院ICU。
可神经外科和骨科专家会诊后,给出的诊断是:颈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颈部以下几乎没有知觉,连呼吸都得靠呼吸机辅助。

仔细想想,1.1米水深跳水和往水泥地上撞没区别,头部入水的冲击力能达到体重的10倍,瞬间就能摧毁颈椎。
尽管当天就做了手术,抢救了四五天,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表姐邹女士含泪说:“医生说没希望了,我们只能带他出院,回家没多久他就走了。”

悲剧发生后,责任认定成了焦点,家属和游泳馆吵得不可开交。
家属这边,邹女士情绪激动地指出:“16分钟!整整16分钟没有救生员主动施救,最后还是其他孩子提醒的!这就是游泳馆的责任!”

他们手里的出院小结写着溺亡,认为如果救生员第一时间出手,就算颈椎受伤,人起码能保住。
胡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时最疼女儿,他的突然离世让整个家都垮了。

可游泳馆负责人有不同说法:“我们有8名教练和救生员,事发时是饭点,3人在岗已经符合规定。而且胡先生是体育老师,还是老顾客,肯定知道浅水区不能跳水。”

馆方强调,胡先生被救上来时还有心跳,肺里也没有积水,死亡是颈椎损伤导致的,不是溺亡,“我们有责任会担,但主要过错在他自己”。

目前馆方已经付了2万元医疗费,还把所有材料交给了相关部门。
这事也引来了律师的分析,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的黄双强说,关键得看损伤机制:是跳水撞池底直接导致颈髓离断,还是延迟救援让伤情加重?

按国家规定,救生员得持续观察水面,发现有人面部朝下漂浮超过30秒没换气,就得立刻施救,可现场的救生员连异常体位都没识别出来。
馆方说“问了一句没理”就不管,明显没尽到义务,要是确认延误施救,很可能要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目前,慈溪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介入调查这事。
专班工作人员说,会重点查游泳馆的安全管理、救生员履职和安全提示等情况,结果出来会及时公布,依法处理责任方。

有意思的是,10月25日上午,涉事游泳馆还在正常营业,但浅水区多了两名巡逻的救生员,原来的安全标牌也换成了新的。
“禁止跳水”四个大字用红色加粗字体突出,老远就能看见。

有市民看到了,特意提醒身边的孩子:“这儿不能跳水,会撞脑袋的。”而家属和馆方的善后协商,还在专班的协调下进行着。
这事儿传到网上,网友们议论纷纷,看法分成了几派。
有网友吐槽胡先生:“身为体育老师,居然不知道1.1米浅水区不能跳水?这常识也太欠缺了,榜样的力量可不是这么用的。”

还有人觉得他太冒失,拿生命开玩笑,这是艺高人胆大害了自己,也让这个家庭瞬间失去了顶梁柱。
但更多人把矛头对准了救生员:“这哪是救生员啊,简直是摆设!就算以为在玩,多看两眼总能发现不对劲吧?16分钟足够救好几个人了。”

最让人揪心的是7岁的小女孩,有网友不理解:“都7岁了,怎么不知道喊救命?起码把爸爸的头抬起来啊。”
但马上有人反驳:“别骂孩子了!她亲眼看着爸爸出事,自己又拉不动,肯定吓傻了,说不定平时教她别和陌生人说话,她才没呼救。”

大家都心疼这个孩子,担心这事会给她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建议家属赶紧带她做心理辅导。
胡某的表姐说,早知道浅水区跳水这么危险,说什么也不会让他做这个示范。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安全这根弦,松一秒都可能要命。

目前,善后协商还在进行中,责任认定也得等专班调查结果,但不管最后是谁的责任,这1.1米深的泳池里,藏着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也请大家别拿浅水区不当回事,别拿救生员的眼睛当保险,毕竟生命就一次,容不得半点侥幸。
大家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区吧。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