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母亲打错孩子,孩子也要爱母亲,演说家经典演说词遭遇滑铁卢

说起曲啸,80年代的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他是个传奇演说家,用自己的苦难经历和对祖国的热爱,感动了无数人。那时候,他走遍全国,演讲场场爆满,掌声如雷。可谁能想到,这位激励人心的“牧马人”,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中却栽了个大跟头。他的名言“祖国母亲打错孩子,孩子也要爱母亲”在美国留学生面前翻了车,遭遇了质疑和冷场。

曲啸,1932年12月生在辽宁金县,也就是现在的大连金州区。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妈是煤矿工人,每天累死累活也就混个温饱。曲啸小时候挺聪明,父母不识字,但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1949年,他考进中学,成绩拔尖,特别爱读书。可惜好景不长,1951年大年初一,他爸在街上被一辆苏联军车撞死了,当场没气儿了。那年曲啸才19岁,硬着头皮埋了父亲。从那以后,家里少了个顶梁柱,他心里也多了道抹不平的疤。

1953年,曲啸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学教育学,还旁听了哲学和心理学。他读书特别拼,经常泡图书馆到半夜。心理学老师杨清挺看好他,课后老找他聊学术,曲啸还写了几篇论文,在学校里传开了。可惜,1957年反右运动来了,他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三件事,他被打成“右派”:一是课堂上说了几句苏联外交政策的话,被扣上“诬蔑苏联”的帽子;二是他不肯揭发杨清老师,杨清也被划成右派了;三是主张处罚一个欺负女学生的干部,被说成“反党”。结果,大学没毕业就被开除了,扔到辽宁新民县一所师范学校教书。

在新民县,曲啸教书很用心,学生都喜欢他。他下课还跟学生打篮球,聊人生,大家叫他“孩子王”。可1958年,一个领导看他不顺眼,说他“跟党抢青少年”,把他公职开了,送去劳动教养所。教养所里活儿重得要命,四月天,他在东北冰冷的稻田里插秧,脚冻裂了口子,血直往外冒。他咬牙干,从不吭声。

1961年,摘了“右派”帽子,他被放出来,去了嫩江草原放马。草原上风大,活儿苦,他天天守着马群,风吹日晒,皮肤黑得像炭。这段日子后来被拍成电影《牧马人》,他也得了个“当代牧马人”的名号。1965年,他调到辽宁盘锦县新安农场小学教书,教得特别认真,想给农村孩子点希望。可1968年,他又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的罪名,判了20年。

监狱里,曲啸没垮。他观察狱友,偷偷研究犯罪心理学,记了一堆笔记。1979年,他被平反,罪名没了,政治上也恢复了名誉。1981年,他进了营口教育学院教书,靠着教学和演讲的本事,很快出了名。1982年,他当上教授,还做了副院长,入了党。他的演讲特别火,主题有《心底无私天地宽》、《人生的价值》、《信念的力量》,全国跑了2500多场,几百万人听过。

1983年,《辽宁日报》发了篇《牧马人新传》,把他的事儿写得特详细,他一下子成了名人。1985年,辽宁省委号召学他,他还调到北京,进了中宣部当调研员,拿了“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荣誉。他还写了《犯罪心理学》、《违法青少年心理分析》几本书,学问做得挺扎实。曲啸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啥叫对祖国的忠诚,成了那时候的精神偶像。

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搞得热火朝天,派了一堆学生出国留学。可问题来了,很多学生学成后不回来,国家急了,就派些有名的人去美国演讲,劝他们回来。曲啸就是其中一个,他得用自己的故事打动那些留学生,让他们爱国,回国干活儿。

1984年,曲啸去了美国,打算在好几所大学演讲。有一场特别重要,在加州一所大学,几百个中国留学生和学者都来了。曲啸上台讲了自己的人生:1951年他爸被苏联军车撞死,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来劳教、坐牢,苦了22年。他还提到年轻时因为没钱治病,错过了喜欢的女孩;后来在农场,一个好心的女孩给了他大饼,成了他老婆。他讲得感情真挚,不少人听着听着眼睛都红了。

讲到最后,曲啸说了那句关键的话:“我吃了22年的苦,但从没恨过祖国。祖国就像咱妈,哪怕她犯了错,咱做儿女的也得包容她,还得爱她。”他停下来,等着大家鼓掌。可掌声稀稀拉拉,没啥劲儿。这时候,历史学家汪荣祖站起来了。他在美国挺有名,反对台湾当局才搬到美国。他直接问曲啸:“如果一个妈老是没道理地打孩子,这样的妈还算妈吗?比后娘还狠!为啥还要求孩子对她忠诚?”这问题像个炸弹,把场子炸懵了。

曲啸没招架住,脸白得像纸,手抓着讲桌,半天憋不出话。随行的领导刘中海赶紧上来,拉他下台。主持人宣布散会,场面乱成一团。曲啸被人扶着走了,步子都迈不稳。这场演讲彻底砸了,汪荣祖的问题戳到了他的软肋,他那套“母亲打孩子也得爱母亲”的说法在美国行不通。几天后,美国的演讲取消了,他灰溜溜回了国。这事儿不光打断了他的任务,也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

回国后,曲啸整个人都不对了。他话少了,也不爱出门,家里人看他老一个人发呆。汪荣祖那句话估计让他怀疑自己信了大半辈子的东西。他试着再讲几次,可再也找不回以前的感觉。1991年,他在江苏南通演讲时,突然脑梗了。讲到一半,他倒在地上,送到医院一查,大面积脑梗塞,半身不遂,话也说不了。从那以后,他再没上过台。

后来的12年,曲啸全在病床上躺着。他老婆一直守着他,喂饭、擦身,啥活儿都干。虽然他动不了,可眼神里还有点光,喜欢看窗外的天,像在想过去的事。2003年8月6号下午5点52分,他在北京家里走了,70岁。

曲啸死了以后,好多人怀念他。报纸又把他的故事翻出来讲,大家既佩服他扛苦的本事,也觉得他晚年挺惨。他的经历就像那个年代的缩影,个人的命跟国家的路绑一块儿了。他的演讲在美国翻车了,可也让大家琢磨:忠诚和反思咋整一块儿去?他用一辈子证明了信念有多牛,同时也提醒咱,历史有疙瘩得正视,未来才更好。

曲啸这辈子,像个传奇,从苦水里爬出来的演说家,到美国演讲栽跟头,信念跟现实撞了个满怀。他的故事让人想:个人苦难和国家忠诚咋摆平?他不光是个人的奋斗史,也是时代的一个标记。你们咋看曲啸这套说法?忠诚和挑毛病能不能一块儿来?有啥想法,评论区聊聊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祖国   苏联   孩子   块儿   右派   辽宁   活儿   美国   心理学   忠诚   母亲   经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