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无人机暴雨中守护嵩县 精准勘察抢通塌方路段

大象新闻记者 张晓斐 通讯员 曹丽 吴匡迪

6 月30日夜间至7月1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如猛兽般突袭洛阳嵩县车村镇、白河镇。白云山景区实测数据显示,局部降雨量高达212.5毫米,强降水犹如失控的洪流,瞬间引发山洪暴发、道路损毁及山体塌方等严重灾害。​

危急时刻,河南铁塔公司迅速响应。7月1日上午,正在嵩县工作的洛阳铁塔行业拓展部马文杰和嵩县区域经理于鹏举主动站了出来。他们携带无人机奔赴灾害现场,迅速加入由嵩县副县长、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组成的抢险小组,以无畏的勇气和专业的技能,投身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救援战斗之中。​

暴雨肆虐 山区道路阻断 ​群众安全牵人心

据嵩县气象部门数据,此次强降雨堪称近五年县域最强降水过程。车村镇、白河镇多地降水量超200毫米,凶猛的山洪裹挟着大量泥石,如脱缰野马般冲垮河道护堤。G344国道白云山段更是遭遇重创,多处发生塌方,其中最大的塌方体阻断路面宽度达15米,巨石堆积高度超过3米,将下方村落与外界的交通彻底切断。​

更为严峻的是,塌方区域紧邻河道,暴雨仍在持续倾泻。传统的人工勘察方式在这种滑坡风险极高的区域根本无法开展,山下房屋和群众的安全状况难以在第一时间确认,应急救援工作陷入了 “视野盲区” 的困境,救援难度急剧增加。​

无人机 “空中侦察” 从安全排查到精准清障

“起飞!先看塌方下方300米处的村庄!” 马文杰神情专注,沉稳地操控着无人机腾空而起。随着无人机的攀升,实时画面清晰地传回,为抢险小组带来了关键信息:塌方巨石下方200米处,有3户民居的院落暂时未被冲击,但河道已经出现淤塞迹象。确认无人员被困后,抢险组迅速行动,利用无人机标注出巨石位置以及机械作业的安全路线。​

在装载机的轰鸣声中,沿着无人机标记的区域,3块直径超4米的巨石被逐步推至山下安全地带。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让救援人员规避了人工靠近塌方区的巨大风险,还能从高空俯瞰全局,精准判断机械作业时的山体稳定性。在连续6小时的高强度作业里,无人机如同 “空中卫士”,持续监测周边山体动向,为清障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确保零伤亡,并为抢险工作提供了准确、全面的一手信息,成为救援行动的 “千里眼” 和 “智慧脑”。​

政企协同 共筑生命防线​

在此次救援行动中,洛阳铁塔以 “通信保障 + 应急勘察” 的双重角色深度参与其中。除了利用无人机为政府提供实时灾情画面,助力救援决策外,还迅速调度应急发电车,为周边3个通信基站恢复供电,保障了灾区的通信畅通。​

洛阳市嵩县副县长张宏业在现场对铁塔公司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洛阳铁塔由通信尖兵华丽转身为抢险尖兵,铁塔公司的无人机技术在‘救人与通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截至7月1日中午,在铁塔公司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嵩县塌方路段已全部抢通。此次抢险救灾行动中,铁塔公司累计投入无人机3架、应急发电机35台,配合政府完成12处隐患点排查。这场暴雨中的 “空中守护”,不仅彰显了铁塔人 “灾情面前冲锋在前” 的责任与担当,更以科技协同的创新模式,为山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照亮了灾难中的生命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数码   嵩县   无人机   铁塔   路段   精准   暴雨   洛阳   巨石   白河   作业   通信   山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