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月14日),微信事业群内部发布了一封全员信,通知了组织架构调整及管理干部任免消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微信事业群宣布成立电商产品部,由原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任责任人,并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这一调整被外界解读为微信加速电商生态布局的明确信号,其目标或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交电商闭环。那么,微信能否将其社交属性嫁接于电商业务,并在巨头环伺的红海市场快速突围?
新调整
微信深入布局电商市场
根据全员信,此次微信事业群的架构调整涉及两大部门,一是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二是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工作。
图源网络
虽然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电话会上称,微信电商团队最初是从开放平台部门孵化出来的,现在只是将两者正式分开,“是小变动,不必过度解读”。
但结合微信近年来对于电商业务的探索,或也说明其进一步提升了电商业务的战略优先级。
实际上,早在2005年,腾讯的“电商梦”就已萌芽,并推出拍拍网、QQ商城等业务,但成果均不达预期。直至2014年,腾讯将电商业务整合给京东,并通过投资与流量合作的方式参与电商市场。
在腾讯没能深度参与的这些年,中国电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网经社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5.72万亿元,较2023年的33.89万亿元同比增长5.39%。
重新闯入这片万亿市场,对于腾讯来说已势在必行,而月活用户连年增长的微信,无疑是腾讯的最大王牌。
于是,2024年,微信便正式开启电商布局,将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并在微信小店内开始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即当用户点击商品详情页的“送给朋友”按钮并付款,该“礼物”便可一键发送给好友,待后者填写好地址,微信小店商家会直接将商品发给收礼人。
腾讯进一步在财报中指出,2025年一季度,微信持续激活交易生态:视频号橱窗带货达人可升级为“微信小店带货者”,实现全域带货;微信小店功能持续完善,推出朋友圈分享、蓝宝抽奖等新场景的同时,还为商家提供更多入驻支持。
根据腾讯财报,今年1—3月,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增至14.02亿,“视频号、搜一搜、小程序等流量池商业化能力加速释放,为营销服务业创造更多增长空间。”
已有美妆品牌获利
但微信“电商化之路”仍面临挑战
从2024年起步,到如今加速布局,微信对于电商业务的重视可见一斑。而这或许也是其应对流量红利消退的手段之一。
据方正证券测算,2024年,微信小程序GMV超3万亿元,但交易佣金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微信社群、朋友圈等私域流量池仍未被充分商业化,其中蕴藏的巨大变现潜力,或许正是微信焕发新生机的关键。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布局电商,微信有其独特的优势。除了上述所言的超14亿月活账户,足以为电商转化提供巨大的流量基础,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技术基建也已经成熟,极大缩短了用户在微信平台的交易链路。
另外,某国产美妆品牌电商负责人告诉仪美尚,微信的另一优势在于,其强调“去中心化”,即微信商家可以自主运营私域流量,“这与美妆行业依赖KOL种草、社群运营的特性完美契合。”
比如,去年春节期间,韩束通过微信推出的“小蓝包”送礼功能,以及朋友圈广告等手段,实现韩束微信送礼订单金额环比增长300%;自然堂在微信小店设置“送礼专区”,搭配定制礼盒,其单款礼盒销量也突破2万件。
虽然微信电商已初见成效,但要想完全深入这一领域,其也面临一些挑战。
“电商产业链涉及供应链、履约、售后等多个环节,这些能力对于微信来说或者是最大的难题。”在上述电商负责人看来,微信小店的“送礼物”承载着更多的社交功能,在日常运营中可能转化有限。
“小红书宣布(打通)天猫其实也有这个考量,没有电商基因的平台,要么花大力气做基建,要么就只能‘借力’。”
另外,在当前理性消费大环境下,流量增长有限,同时,淘宝、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已充分占据用户“消费心智”,“作为社交软件(属性)已根深蒂固的微信,只有通过差异化定位,在电商市场另辟蹊径才能成功。”
在他看来,后续微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做规划:“微信应该充分发挥‘去中心化’特点,在合规的前提下,给予商家自由;同时加大优惠力度,吸引高质量商家入驻。对于已有商家,则应将直播带货与私域运营相结合,形成‘内容—社群—交易’闭环。”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