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香克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满心欢喜地给父母买了新衣服,或是精心挑选了好吃的,又或者发了一个红包表达心意,可父母却总是推辞,嘴里念叨着“孩子赚钱不容易,我不缺这些”。
然而,这种看似心疼孩子的做法,真的是正确的吗?


当孩子主动给我们买东西、发红包时,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他们情感的一种表达。
这意味着孩子长大了,懂得感恩,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需求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
孩子给父母送礼物、发红包,其实也是在寻求一种尊重和认可。
如果父母总是拒绝,就相当于否定了孩子的这份心意和努力,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价值,从而失去表达爱的积极性。
比如,小张工作后第一次用自己的工资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满心期待看到妈妈开心的样子。
可妈妈却皱着眉头说:“你这孩子,乱花钱,我又不缺围巾。”
小张听后,心里很失落,之后再想给妈妈买东西时,就会犹豫再三。


孩子在努力工作赚钱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给父母买东西、发红包,是他们学习承担责任、关爱他人的重要方式。
父母欣然收下,就是在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去照顾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的成长需要实践和体验,让他们为父母付出,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
如果父母总是拒绝孩子的付出,孩子就无法真正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和责任的重量。
就像小李,他每次给爸爸发红包,爸爸都会收下,还会开心地说:“儿子长大了,会孝顺爸爸了。”
在这样的鼓励下,小李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工作也更加努力,他希望自己能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亲子关系,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经营的。
孩子主动表达爱,父母积极回应,收下他们的心意,会让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中国有句古话:“礼尚往来。”
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孩子付出爱,父母接受并给予温暖的反馈,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这种互动会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亲子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比如,小王给妈妈发了一个红包,妈妈收下后,马上回复了一条温馨的信息:“宝贝,谢谢你的红包,妈妈很开心。有你这么孝顺的孩子,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小王看到信息后,心里暖暖的,以后也会更愿意和妈妈分享自己的生活。

1、真诚表达感激
当孩子给我们买东西或发红包时,我们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说:“谢谢你,宝贝,你的心意我收到了,我很开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心。

2、给予积极反馈
除了口头的感谢,我们还可以用行动来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
比如,穿上孩子买的衣服,品尝他们买的食物,并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有多好。如果是红包,可以用这笔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和孩子分享。
3、适当回赠
在收下孩子的心意后,我们也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回赠给孩子一些小礼物。
不需要很贵重,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也在关心他们,爱他们是相互的。
总之,当孩子主动给我们买衣服、买吃的,或者发红包时,不管我们缺不缺钱,有多心疼孩子赚钱辛苦,都要欣然地收下。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认可和鼓励,也是给他们成长的机会,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
让我们张开双臂,欣然接受孩子的爱,一起在温暖的互动中,让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所以,下次孩子再给你送礼物、发红包时,就大大方方地收下吧,然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们:“我爱你,宝贝。”

作者简介:香克斯,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睡前原谅一切,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富书第5本新书《睡前原谅一切》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允许万物穿过自己,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或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