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泽连斯基高调签署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剑指60家俄企、73名俄公民及加密货币平台。但国际社会的目光却聚焦于另一场更耐人寻味的行动。
就在特朗普政府戏剧性恢复对乌军援后,泽连斯基突然调转枪口,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这场看似针对中企的“狙击”,实则是乌克兰在美俄博弈中递出的一张危险“投名状”。
今年4月至5月间,泽连斯基政府连续发动三波对华制裁:先是对中复神鹰(碳纤维)、北京空天翔辉(航空航天)、瑞金机械(高端制造)实施制裁,指控其“助俄制造导弹”,却未出示任何证据。
之后又借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契机扩大制裁,将74家外企纳入黑名单,包括多家参与乌核电建设、排雷设备供应的中企,制裁期长达十年。
而在今年7月初,乌方又配合美援重启,在特朗普宣布恢复提供“爱国者”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后,乌方迅速加码对华施压,被制裁中企累计已达5家以上。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中国企业从未涉足军事领域。中复神鹰的T1100级碳纤维用于国产大飞机C929,某重工集团曾向乌捐赠排雷机器人并清理超2000枚地雷,而遭冻结资产的尼古拉耶夫州中资工厂,还曾经为当地提供了1700个就业岗位的民生项目。
不难看出,泽连斯基对于中企的指控存在三重矛盾:技术逻辑崩塌,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残骸中出现的民用级零件,可通过全球供应链多渠道流转,与中企直接关联性为零。
双标暴露无遗,欧盟一边制裁中企,一边从俄进口180亿欧元液化天然气,年增幅达15%。
自毁长城,乌空军MiG-8战斗机80%的碳纤维依赖中复神鹰供应,制裁直接削弱自身军力。
当乌克兰士兵因制裁失去比北约装备轻37%、防护面积增15%的中国防弹头盔时,这场闹剧的代价已由乌民众承担。
泽连斯基之所以将矛头突然指向我国,制裁背后的推手直指美国战略布局。
特朗普7月8日刚以“库存不足”暂停援助,24小时后却突然逆转,批准输送可打击俄纵深的精确制导武器。这种反复实为服务军工复合体,美方的“爱国者”导弹订单排至18个月后。
美国对乌援助已从无偿转向有偿,要求乌以稀土开采权作抵押,而4月美乌签署的37亿美元稀土协议,正是泽连斯基对华强硬的“投名状”。
通过炒作“中国援俄”,美国成功撬动欧盟对华疑虑,破坏中欧在特朗普关税战中的合作态势。
特朗普一边默许乌克兰对华施压,一边被曝考虑放宽部分对俄制裁以换取谈判突破。这种两面手法揭示其核心目标:通过“可控消耗”逼双方回到谈判桌,重塑其“调停人”光环。而此时的泽连斯基政府,早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提线木偶。
不过,乌克兰对华制裁的苦果也正加速显现......
能源命脉断裂,全球31%电力依赖中国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德国西门子替代方案成本高三倍且需五年投产。经济雪上加霜,中国占乌玉米出口总量35%,订单正被巴西、阿根廷快速替代。重建计划崩盘,马里乌波尔18万套安置房工程因中企撤离停滞,重建成本激增210亿美元。
面对乌方挑衅,中方回应彰显格局。我国坚持“政治操弄”定性,拒绝卷入口水战;低调转移农产品进口渠道,启动稀土加工技术壁垒审查;中企加速“去政治化”布局,中复神鹰埃及基地覆盖欧洲市场,瑞金机械借数字孪生技术在墨西哥复刻生产线。
这种非对抗性反击反而赢得国际认同。非洲联盟公开批评:“制裁正加剧全球南方国家的粮食危机”,多国媒体质疑乌克兰“用民众生计换政治表演”。
过去2021年马达西奇案,乌克兰在美国压力下撕毁中企收购协议,结果导致该航空巨头破产,技术链断裂。如今相似剧本重演,但数据给出残酷对比:
被制裁的中企中复神鹰国产设备替代率升至91%,股价逆势上涨8.7%;乌克兰军工因失去中方复合材料供应,坦克生产线停工率超40%。
单边制裁从未压垮中国技术突围,却使乌克兰沦为“双输案例”。德国媒体点破本质:“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如同在飓风中点燃火柴取暖”。
当1700名乌克兰工人因中企资产冻结领不到工资,当基辅市民在寒冬面临停电风险,泽连斯基的“政治秀”正在燃烧乌克兰的未来。
战场上的炮火或许能靠美国导弹短暂压制,但经济与民生的崩塌却是任何军援都无法填补的黑洞。泽连斯基的制裁闹剧,终将被证明是一场成本高昂的战略误判。
当马里乌波尔荒废的工地塔吊生锈,尼古拉耶夫州工人举起“我们要面包”的标语,乌克兰的领导者或许该思考:迎合他国的战略游戏,是否比本国人民的生存权更重要?
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场制裁不过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次压力测试,真正的硬实力,从来无惧政治操弄。
获得特朗普“力挺”的代价,是乌克兰彻底丧失战略自主权。当美国为集中资源对抗中国而放松对俄压制时,俄罗斯在战场赢得更多主动权,而乌克兰却因制裁中企陷入能源、重建、外交的三重困局。
大国博弈中,小国的生存智慧在于平衡而非站队。若泽连斯基继续将中国定位为“假想敌”,不仅将错失和谈窗口,更可能将国家拖入不可逆的衰败漩涡。而对于中国,这场闹剧再次验证,核心技术自主权与产业链韧性,才是抵御风浪的真正底气!
参考资料:
泽连斯基批准对五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2025年7月9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