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捡漏,更是多方共赢的精致节俭。
晚上9点15分,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里。
一场自助餐刚刚开始。
一群年轻人,手握巴掌大的餐盒,目光精准地扫过餐台。
烤鸭、叉烧、蒜蓉生蚝、清蒸大闸......

这些原价298元一位的菜品,此刻只要你的手够稳,盒子装得下。
统统只需40元,就能带走。
最近,杭州国寿君澜大饭店的“剩菜盲盒”在社交平台上火了。
没错,就是最便宜房型也要761元一晚的五星级酒店。
高端酒店与普通人的隔膜,正被一种温暖的方式打破。

15分钟,40元
规则很简单,也很诱人。
每周三到周日晚上9点15分至9点半,短短的15分钟是“宝藏时间”。
你付40元,得到一个容量650毫升的标准化餐盒。
接下来,自助餐台上剩余的几十种菜品任你装取,刺身和冰上海鲜除外。
这可不是什么边角料。

有网友晒出战绩:
两只肥美的清蒸大闸蟹妥妥垫底,上面摞上脆皮烤肉、几片烤鸭。
旁边见缝塞进几个精致的甜点。
“两个螃蟹就回本了,剩下的都是纯赚。”
这种计算快乐的方式,像在游戏厅里赢到最多的票。
酒店还贴心送上一份饮品,罐装苏打水、椰子汁任选。
结束一天疲惫工作的年轻人,用一顿快餐的钱,换回五星级酒店出品的晚餐,还附带“淘金”的乐趣。

这分明是买一份治愈系的生活仪式感。
这家酒店还推出了20元的自助早餐盲盒,时间在上午9点45分到10点。
爱睡懒觉又不想错过丰盛早餐的年轻人,时间刚刚好。

高端酒店的节俭
杭州国寿君澜大饭店并不是独一家。
“精致节俭”之风,正悄然刮过高端酒店业。
在上海,虹桥雅高美爵酒店的自助餐厅,早就推出了28元的午餐盲盒。
每天六道热菜轮换,冰镇小龙虾这样的硬菜也曾惊喜现身。

在深圳,龙华希尔顿逸林酒店曾将原价200多元的自助餐,以79元的盲盒形式售卖。
内含鲍鱼面、刺身寿司等,取餐时间在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
今年7月,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团队穿戴整齐。
下午5点出摊卖小龙虾,38元一斤,6点基本售空,日营业额高达3万元左右。
在被问“掉价”时,酒店总经理坦然回应。
“我们也没觉得五星级酒店怎么了。”

是啊,怎么了?
放下身段,开拓真实的市场,一点都不丢人。
根据戴德梁行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五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约62.5%。
寻求新的增长点,已是生存的必然。

双赢的智慧
为什么酒店愿意这么做?
这其实是一笔算得过账的“聪明买卖”。
对酒店而言,这是“变废为宝”的极致。
自助餐最大的痛点就是备餐。
备少了,客人不满意;备多了,全是成本,最后只能倒掉。

现在,把确定的损耗变成不确定的现金流。
哪怕40元,也是纯利润。
更重要的是,这成了一场绝妙的营销。
每个提着盲盒离开的顾客,都是行走的广告牌。
在朋友圈、小红书为酒店带来难以估量的口碑传播。
这波操作,既赚了钱,又立住了环保、亲民的人设,一举多得。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对“精致生活”的重新定义。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是对精致豪华生活的定义。
但如今的年轻人,尤其是25-40岁的社畜和中产,早已进化成“精明者”。
不是买不起,而是在乎钱花得值不值。

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国内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01亿元。
这是人们向往高品质生活,理性消费的结果。
花40元,吃得好,人们还获得“我赢了”的快乐。
并且为减少食物浪费做了贡献,这远比单纯饱腹更有价值。

环保消费
说起“剩菜盲盒”,它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惜食魔法袋”。
这个概念最早在2015年诞生于丹麦,初衷非常纯粹。
就是拯救那些本该被丢弃的完好食物。
从北欧到全球,短短八年,这个模式覆盖了17个国家。
超过8万家门店,累计减少的食物浪费已超过2亿份。

需要特别澄清的是,此“剩菜”非彼“剩菜”。
它是未售完的、安全的、高品质的食材,绝不是客人吃剩下的。
让每一份食物物尽其用,比在垃圾桶里证明身份,要高级得多。
今天,40元的盲盒,为普通人搭了一座桥,也为酒店铺了体面的台阶。
走下去,不是身价的跌落,而是接地气、有韧性的未来。
这是有关智慧、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故事里,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头条深一度#

素材来源
1.《投资界》五星级酒店开始卖剩菜
2.《北京商报》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推出“剩菜盲盒”:售价40元,包含大闸蟹等菜品
3.《21世纪经济报道》杭州一五星级酒店推“剩菜盲盒”:限时15分钟,40元1份
4.《上观新闻》杭州一五星级酒店推“剩菜盲盒”:40元1份,大闸蟹、生蚝、牛肉、甜品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