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关于预制菜的舆论沸沸扬扬,人民日报 ,新华社,央视等纷纷发声,从推动餐饮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呼吁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来源 @人民日报
昨天,微博上@人民日报再次发文:
来源 @人民日报
截至目前,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定的标准,网络争论鸡同鸭讲。
全网吵吵闹闹,你们都在吵什么??
请听题:以下都是预制菜吗?
资料表明,上个世纪中叶,预制菜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市场渗透率已达到60%。
而我国预制菜行业从2010年左右才起步,短短十几年,市场规模已达4000多千亿。
现代化生活方式对高效便捷的餐饮市场有更多需求。
随着科食品科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预制菜是餐饮市场的大势所趋。
有市场机构预测,到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目前不足15%的市场渗透率必将逐步上升,向发达国家看齐。
未来已来。
回看这场预制菜这场舆论风波中,受到裹挟的非理性情绪被流量至上的自媒体利用放大,源于我们普通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不足。
小科君作为一枚普通消费者,也算资深吃货(bushi),提到饮食,脑子里就想到
健康,美味,便宜
但右脑冷静下来,左脑理性思考:
餐饮市场不可能三者兼得
腐败是健康杀手,所有新鲜食物都在与时间赛跑。从采摘或宰杀那一刻起,生物化学变化就开始了。
微生物的狂欢: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利用食物营养大量繁殖,这是导致腐败的主要原因。
酶的自我分解:食物自身的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持续分解营养成分,导致质地软烂、风味变差
氧化反应:油脂氧化产生"哈喇味",维生素氧化导致营养流失,色素氧化使色泽变暗。
这些变化是自然规律。
为了对抗变质,延缓食品腐败进程,预制菜的核心技术—现代锁鲜技术应运而生。
超高压处理(HPP) :使用600MPa超高压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 冷杀菌,保留营养和风味,无需添加剂。
气调包装(MAP) :调节包装内气体比例(增加氮气/二氧化碳,减少氧气) 抑制好氧菌生长,延缓氧化反应。
急速冷冻 :-30°C以下快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形成小冰晶,减少对细胞结构的物理损伤。
真空包装 :抽除氧气,创造无氧环境 防止氧化和好氧微生物繁殖
巴氏杀菌 :72-85°C低温杀菌 杀灭致病菌,延长保质期
当然,这些技术不仅用于预制菜,同样还应用于高端沙拉、鲜榨果汁、冷鲜肉等我们认为"新鲜"的食品中。
预制菜的包装上常标注的"氮气保鲜"、"零下38°急冻"正是这些技术的体现。
预制菜的"健康"主要指食品安全有保障,通过灭菌和防腐技术确保产品安全。
但在营养均衡上存在明显短板。
营养流失:维生素C和B族等水溶性维生素对热敏感,经过多次加热后损失率可能高达50%以上。
高钠问题:为保鲜和维持口感,普遍含钠量较高。
膳食纤维不足:蔬菜类预制菜尤其明显。
脂肪含量:为维持口感往往需要添加更多油脂。
对于吃货,健康只是底线,美味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对美味的感知来自一场复杂的风味交响。现做菜肴的"锅气"源于美拉德反应——氨基酸和还原糖在高温下产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带来诱人的焦黄色和浓郁香气。
预制菜的二次加热很难达到现炒的猛火高温,导致美拉德反应不充分,这是其风味的天花板。
为了弥补风味不足,在安全标准之上,科技狠活也适时出手。
使用天然香精香料(酵母提取物、肉类提取物)增强风味
通过风味重组技术还原复杂味型
添加鲜味剂(如谷氨酸钠)弥补鲜味损失
这些“狠活”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风味的稳定性,但难以完全复制现做菜肴的即兴发挥和独特风味层次。
更深层次的是,真正的美味是风味物质与情感记忆的深度绑定。
我们喜欢妈妈做的菜,不仅因为味道,更因为大脑将那种风味与特定的情感和情景深度联结,形成了强大的"味蕾记忆"。
预制菜提供的是标准化风味,安全稳定但缺乏这种独特的情感温度和记忆点。
便宜的底层逻辑是工业化生产的效率革命。预制菜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
集中采购降低食材成本
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成本
规模效应摊薄单个产品成本
延长保质期减少损耗
总之,我们的“全都要”,涉及现代食品科学,神经认知科学,还有市场经济学等方方面面的常识。
作为一个理性消费者,只有提高自身认知,补强大脑,这样有了知情权,我们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选择权。
说到底,知情权不过是为了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小Tips:
1
用预制菜解决主食和蛋白质需求,同时搭配一份新鲜蔬菜或水果,轻松补足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例如:
一份预制咖喱饭+ 一份水煮西兰花
一个预制汉堡 + 一个苹果
2
学会阅读标签:
购买时关注营养成分表(特别是钠含量NRV%)和配料表(配料越短、添加剂名称越少越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动动手,加我们!
科普苏州Q3:948033090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